这童生除了帅,还读过书,情绪也稳定,虽然比江榆大了六岁,但如今才二十二,离色衰远着呢。
这事他不好评判,得看榆哥儿的态度。
于是,回村后,叶厘将牛车赶到江大河家。
恰好一家四口都在,他便将蒋禹舒的事讲了,让几人都发表发表意见。
江大河皱眉,放下手里劈到一半的干柴,道:“这种连自己人都不帮的傻子,有啥用?”
在乡下,谁拳头大,谁就是道理!
可江榆忍不住反驳:“他长的好啊。”
这话听的江大河两眼一瞪,训道:“长的好有什么用?屁事不顶。”
“顶啊,至少我还是想先见见再说其他。”
江榆才不怕江大河,还振振有词的反问:“你之前不是说,一切全凭我喜欢吗?”
“……那也不能找个这样的傻子。”
江大河继续瞪眼。
这童生的行事,与他信奉的理念相违背,他不想要这样的儿婿!
“我不管,先见了面再说。”
江榆说着几步来到叶厘跟前,抱着叶厘的手臂摇晃了两下,低声求道:“厘哥,你帮我说几句呀。”
叶厘便对江大河道:“二叔,要不还是先让榆哥儿见见?说不定这人长的不合榆哥儿胃口呢。”
一旁的江柳闻言,帮腔道:“爹,这又不是要定下,只是见面而已,你先别生气。”
不生气?
这如何能不生气?
凡是乡下的人家,谁家都不会收这样的傻子!
但现在叶厘发话了,江大河也不好一口回绝。
他便又瞪了江榆一眼,道:“厘哥儿,你既这样说,那就先让榆哥儿见见那人。”
这话一出,江榆松了口气,脸上顿时有了笑。
可叶厘笑眯眯的问道:“二叔,如果是你,这事如何处置呢?”
“我?”江大河哼了一声,双手叉腰道:“我要是种树那家,这树我肯定要种,我自家的田,凭什么拦我?”
“我要是相邻的那户人家,那我肯定反对到底,敢祸害我家的庄稼,这事没完!”
乡下的事,哪有那么多道理?
全看自家是什么处境,有多少拳头。
他之前想要儿子,不仅仅是担忧将来没人养老,还是怕这种情况!
反正他瞧不上这童生。
这门亲事,他不答应。
江大河打定了主意要反对。
但江榆却是欢天喜地的为相看之事准备。
叶厘本想将这场相亲安排到半闲居,但考虑到对方家境一般而半闲居消费不低,于是,他便把这次相亲安排到了北城门外。
野枣坡与县城之间只有一条土路相通。
但这条路还连着一条羊肠小道。
这小道僻静,再加上中午炎热甚少有人在外走动,江榆与对方可以多聊几句。
江大河不同意这门亲事,叶厘自是不能让江榆只凭几眼就定终身,两人简单交流一番,若是互相接不上对方的话,那就算了。
脸再好看,若思路不同频,那也没用。
这次相亲对蒋家而言,乃意外之喜。
蒋禹舒是蒋家的小儿子,上头还有俩哥哥,他前些年只顾着埋头读书,后来两个哥哥的儿子大了,也有读书、娶亲等需求,于是两个哥哥便不想供他了。
他就从私塾归家,准备说亲。
当时他二十岁,以他的相貌,本能说门不错的亲事。
可他家境普通,一家十多口人挤在一个只有四间瓦房的小院子里。
他的房间,乃是灶房改的,狭小逼仄。
他也没正经营生,日常以抄书为主,顺便教导侄子读书。
所以,他挑拣的余地不大。
好不容易去年和乡下小地主的姑娘定了亲。
结果碰到了那事,被人家姑娘踹了。
这下子亲事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