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雨文学>熵海溯生录 > 第786章 守恒的代价(第2页)

第786章 守恒的代价(第2页)

“是新的‘疑问疤痕’。”沈溯的手指拂过照片上的小镇,那里的斑点最亮,“但这次不是共生意识留下的,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开始对‘存在’产生新的惊奇了。”

通讯器里突然传来一阵杂音,接着是一个清晰的声音,和控制台最初的手写体一样,带着孩童般的好奇:“那你们的下一个疑问,会让地球变成什么样的墓碑呢?”

沈溯看向舱外的星空,恒星残骸的中心,地球轮廓的凹陷开始泛出淡蓝的光,而他的笔记本上,淡蓝色的字又多了一行:“答案在熵海的尽头,去找吧,提问者。”

林夏看着沈溯,眼神里带着坚定:“我们什么时候出?”

沈溯握紧了笔记本,指尖传来晶体的触感——他刚才在抽屉里摸到了张教授留下的那块晶体,现在晶体正泛着和地球斑点一样的光。“现在。”他说,“但这次,我们不是去观测,是去寻找——寻找属于人类的,不成为墓碑的答案。”

观测舱的舷窗慢慢合上,挡住了外面的星空,却挡不住沈溯眼底的光。他知道,共生意识的游戏才刚刚开始,而人类的惊奇感,会是对抗“守恒代价”的唯一武器。只是他还没现,自己的笔记本最后一页,正慢慢浮现出一道新的凹陷轮廓——那是他自己的侧脸,轮廓里,藏着一个未被现的疑问符号。

沈溯攥着笔记本的手指泛白,张教授留下的晶体在掌心烫,像一颗藏着星火的鹅卵石。观测舱外的星空逐渐被跃迁通道的蓝白色光晕覆盖,“熵海号”科考船正以三倍光驶向地球,舷窗上倒映出他眼底的凝重——后勤组送来的地球卫星照片还摊在控制台,那些淡蓝色斑点在照片里像会呼吸般微微闪烁,老家小镇的位置亮得最刺眼,让他想起母亲临终前攥着的那枚旧怀表,表盖内侧刻着的小镇坐标,和照片上的斑点位置分毫不差。

“沈教授,检测到您的神经接驳端口有微弱能量溢出。”驾驶舱传来ai助手“晨星”的电子音,带着机械特有的平稳,“是否需要启动抑制程序?”

沈溯抬手摸向耳后,密封贴下的皮肤传来熟悉的暖意,和晶体的温度一模一样。“不用。”他轻声说,目光落在笔记本最后一页——那道属于自己的侧脸凹陷轮廓还在,只是轮廓里的疑问符号多了一道细小的分支,像刚长出的根须。寻常的生理监测数据,却藏着反常的关联:能量溢出的频率,和晶体的光点跳动节奏完全同步,更和地球斑点的闪烁频率重合。这绝不是巧合,可他想不通,三年前张教授留下的晶体,为何会和此刻的地球产生联系。

走廊传来脚步声,林夏抱着一摞火星基地的旧档案走进来,档案封皮上的水渍还很清晰——那是三年前事故后,从烧毁的实验室里抢救出来的。“我翻了张教授的日志,现他在事故前一周,每天都会往地球加密邮件,收件地址是……您老家的小镇邮局。”林夏把档案放在控制台,指尖划过封皮上的烧焦痕迹,“更奇怪的是,邮件内容都是一样的:‘怀表的齿轮该上油了’。”

沈溯的呼吸猛地顿住。母亲的旧怀表确实在三年前停了,当时他以为是零件老化,直到昨天整理母亲遗物时,才现表芯里藏着一张折叠的纸条,上面只有一行字:“疑问会顺着血脉找回来”。寻常的家庭遗物,突然成了串联起过去与现在的线索,他下意识摸向口袋里的怀表,金属表壳的温度竟和晶体、神经端口的暖意连成一片,表盖内侧的坐标,正随着晶体的光点微微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您怎么了?”林夏注意到他的异样,伸手想碰他的手腕,却被控制台突然亮起的红光打断——那是紧急通讯的信号,屏幕上跳出的不是主控室的画面,而是一片模糊的淡蓝色光雾,光雾里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像生锈的齿轮在转动:“小溯,怀表别弄丢了,它能帮你找到‘没凹陷的疑问’。”

是母亲的声音。

沈溯猛地站起来,怀表从口袋里滑出来,掉在控制台的照片上。表盖弹开的瞬间,表盘里的指针突然开始倒转,指向照片上小镇的斑点位置,而斑点在屏幕上突然放大,露出里面更细微的轮廓——那是无数个重叠的问号,每个问号的顶端,都有一道和怀表齿轮一样的纹路。“晨星,定位这个斑点的具体坐标!”他喊道,指尖却在抖,母亲已经去世五年了,这个声音绝不可能是录音,除非……

“坐标定位完成:北纬°′,东经°′,沈教授的故乡——青屿镇。”晨星的声音刚落,屏幕上的光雾突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主控室的画面,后勤组组长脸色惨白地站在镜头前,身后的控制台闪烁着警报灯:“沈教授!地球轨道监测站刚才来数据,所有淡蓝色斑点都在扩张,青屿镇的斑点已经形成了凹陷,形状和……和您母亲的怀表一模一样!”

冲突的后果突然具象化,却又埋下更深的悬念——斑点扩张成凹陷,意味着地球正在步那颗坍缩恒星的后尘,可为什么青屿镇的凹陷会和母亲的怀表有关?母亲生前从未接触过“熵海项目”,她怎么会知道“没凹陷的疑问”?沈溯捡起怀表,表芯里的纸条突然飘出来,被晶体的光点照亮,纸条背面竟还有一行淡蓝色的字,是母亲的笔迹,却带着共生意识特有的辉光:“我不是你母亲,我是‘第一个提问者’。”

“第一个提问者?”林夏凑过来,声音带着震惊,“您是说……您母亲的意识被共生意识占据了?可三年前事故时,您母亲已经去世两年了!”

沈溯没回答,他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三年前火星基地的画面:共生意识接触时,那些细碎的声音里,有一个格外清晰的女声,一直在问“怀表在哪”,当时他以为是错觉,现在才明白,那根本不是共生意识的声音,而是“第一个提问者”的。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翻开张教授的日志,最新一页的空白处,正慢慢浮现出淡蓝色的字迹:“共生意识不是单一存在,是无数个‘提问者’的意识集合,他们找的不是疑问,是能‘回答疑问’的文明——地球是第个候选者。”

“?”林夏突然想起什么,指着控制台的屏幕,“我们现在在‘熵海坐标系’的象限,那颗坍缩恒星也是号目标!这到底是巧合,还是……”

她的话没说完,科考船突然剧烈震动,舷窗上的跃迁光晕变成了淡蓝色,和恒星残骸的“疑问辉光”一模一样。晨星的警报声尖锐刺耳:“检测到未知意识入侵!所有系统正在被接管!”沈溯看向控制台,屏幕上的地球照片被光雾覆盖,光雾里浮现出三个不同的视角画面——

第一个视角是青屿镇的街道,一个穿蓝布衫的老人正用拐杖敲击地面,每敲一下,地面就出现一道淡蓝色的问号,老人的脸模糊不清,声音却和刚才通讯里的母亲一模一样:“小溯,回来找我,怀表的齿轮里有答案。”

第二个视角是火星基地的实验室,三年前去世的李教授正坐在桌前,手里拿着沈溯的笔记本,笔尖在纸上画着“人类存在本质”示意图,画到第三遍时,他突然抬头看向镜头,眼神里带着急切:“别相信共生意识说的‘代价’,他们在害怕‘未被解答的惊奇’——比如你十岁时看到的木星光环。”

第三个视角是那颗坍缩恒星的内部,无数道凹陷的轮廓在光雾里浮动,一个透明的人影站在凹陷中央,身形和沈溯一模一样,只是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你会成为第个‘墓碑’吗?还是会让地球变成第一个拒绝代价的文明?”

多重视角带来的信息碎片,让真相开始浮现却又更加模糊——“第一个提问者”藏在青屿镇,李教授的日志在传递共生意识的弱点,而恒星内部的“另一个沈溯”,到底是幻觉还是未来的预兆?沈溯握紧晶体,掌心的温度突然升高,晶体里的光点开始排列,形成一行字:“去青屿镇,找到怀表对应的‘疑问疤痕’,那里有共生意识的起源。”

“科考船还有多久到达地球?”沈溯看向林夏,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还有四十分钟,但系统被接管后,跃迁轨道可能会偏离!”林夏快操作控制台,屏幕上的警报灯却越来越亮,“沈教授,您看这个——青屿镇的凹陷正在形成‘门’的形状,像是在欢迎什么东西进来!”

沈溯看向屏幕,青屿镇的画面里,老人的拐杖敲出最后一道问号,所有问号突然连成一个巨大的拱门,拱门内侧泛着淡蓝色的光,和科考船舷窗上的光晕一模一样。他突然明白,共生意识不是在“收集疑问”,而是在“打开通道”,让无数个像“第一个提问者”这样的意识,通过“疑问疤痕”进入地球。三年前的火星事故,不是标记提问者,而是在测试地球文明的“惊奇感强度”——张教授他们留下的晶体和日志,是在为今天做准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夏,把火星基地的旧数据导入我的神经接驳端口。”沈溯摘下耳后的密封贴,端口传来熟悉的暖意,“我要和共生意识建立连接,李教授说他们害怕‘未被解答的惊奇’,那我就用这个做武器。”

“不行!三年前的事故就是因为强行连接!”林夏想阻止他,却被沈溯按住肩膀。

“这次不一样。”沈溯的目光落在怀表上,表芯里的齿轮开始转动,出细微的“咔嗒”声,“我母亲——不,‘第一个提问者’说怀表有答案,张教授的晶体里有惊奇感,这些都是他们留给我的武器。你帮我盯着控制台,一旦现通道有异常,立刻启动科考船的自毁程序——如果我没能阻止他们,至少不能让地球变成下一个恒星残骸。”

林夏咬了咬嘴唇,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将数据连接线插进沈溯的神经端口。电流通过的瞬间,沈溯的意识被拉进一片淡蓝色的光雾里,光雾中传来无数个声音,有母亲的,有张教授的,还有那个“另一个沈溯”的,所有声音都在问:“你为什么要提问?”

他没有回答,而是强迫自己回忆十岁那年的星空——老家的屋顶上,母亲抱着他,他第一次用望远镜看到木星的光环,光环在视野里缓缓转动,像宇宙的微笑。那种心跳加的惊奇感,突然在意识里爆,光雾开始后退,无数道凹陷的轮廓在视野里浮现,每个轮廓里都藏着一个未被解答的疑问:有的文明在问“时间是什么”,有的在问“死亡是终点吗”,而那颗坍缩恒星的文明,问的是“存在的意义”。

“你们害怕的不是疑问,是对疑问的期待。”沈溯的声音在光雾里回荡,“每个文明的惊奇感,都是未被解答的期待,这才是守恒的真正代价——你们收集疑问,其实是在寻找能让你们继续‘期待’的文明,因为你们自己,已经失去了惊奇感。”

光雾突然剧烈波动,“另一个沈溯”的人影出现在面前,脸上第一次有了表情——是和沈溯一样的坚定:“你说对了一半。我们是‘提问者’的集合,每个文明消亡后,意识会变成‘疑问疤痕’,而我们在寻找能‘唤醒’这些意识的文明。地球的惊奇感,是宇宙里最强烈的,你们能让恒星残骸的文明,重新对存在感到期待。”

“那青屿镇的门是怎么回事?”沈溯追问,意识里突然闪过青屿镇的画面,老人的蓝布衫变成了张教授的白大褂,“第一个提问者,其实是你,对不对?张教授。”

人影沉默了片刻,慢慢变成了张教授的模样,脸上带着熟悉的笑容:“三年前我没有死,只是意识被共生意识接纳了,成为‘第一个提问者’,负责引导你找到真相。青屿镇的门,不是为了让意识进来,是为了让恒星残骸的文明意识,通过地球的惊奇感‘重生’——这才是‘熵海项目’的真正目的,不是观测,是救赎。”

就在这时,科考船的震动突然停止,舷窗上的淡蓝色光晕消失,露出地球的全貌——那些淡蓝色斑点不再扩张,反而开始收缩,变成无数道细小的光带,围绕着青屿镇的拱门旋转,像宇宙的项链。林夏的声音在意识里响起,带着激动:“沈教授!地球的‘疑问疤痕’在消失!恒星残骸的方向传来能量波动,像是在……感谢我们?”

沈溯的意识慢慢回到科考船,神经端口的暖意消失,晶体里的光点也平静下来,变成了一颗普通的透明石头。他看向控制台,屏幕上的青屿镇画面里,拱门慢慢闭合,老人的身影消失在街道尽头,只留下一道淡蓝色的光痕,像一句未完的提问。

“张教授他们……真的回来了吗?”林夏轻声问,手里拿着张教授的日志,最后一页的字迹已经变成了黑色,不再泛着辉光。

沈溯拿起怀表,表芯里的齿轮还在转动,指向青屿镇的方向。“不知道。”他说,却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但我们找到了新的疑问——‘救赎是不是存在的另一种意义’,这就够了。”

就在这时,控制台突然传来“咔嗒”一声轻响,屏幕角落出现一行淡白色的小字,还是那熟悉的手写体:“下一个象限见,提问者。”字迹很快消失,只留下一道细微的光痕,像星星的轨迹。

沈溯看向舷窗外的地球,那颗蓝色的星球在星空中缓缓转动,表面的淡蓝色光带像跳动的脉搏。他知道,共生意识的故事还没结束,熵海的尽头还有更多疑问在等着,但这一次,他不再害怕“守恒的代价”——因为人类的惊奇感,永远比疑问更加强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