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雨文学>天人幽冥 > 第135章 江中灾祸(第2页)

第135章 江中灾祸(第2页)

“你逞什么英雄?”富商怒目而视,“你要送死别拉上我们!”

“贪生怕死的东西!”汉子反唇相讥。

船舱内吵作一团,有人拍桌,有人跺脚,声音越来越高,几乎要掀翻甲板。

“大家静一静!”船家站在中间朝众人摆手,他左看右看,花白的胡子气得直抖,却压不住众人的争执。

青鸟站在舱门边,目光扫过众人涨红的脸,又望向窗外漂浮的残骸。江风穿过窗缝,带着一丝腥气,仿佛在无声地催促着什么。

“住口——!”

一声断喝如惊雷炸响,震得船舱内霎时一静。众人愕然转头,只见一名锦衣郎君大步走到船家身旁,眉宇间凝着不容置疑的肃然。正是青鸟。

他环视众人,声音沉静却字字铿锵:“救人贵在争分夺秒,但诸位的安危亦不可轻忽。”他略一停顿,目光扫过每一张或焦躁或犹疑的面孔,“不如折中而行——船继续向前一段,若见事处便停下,不贸然靠近,只放小船探查。若有生还者,立即施救;若情况凶险,则退回等待官府。此法诸位以为如何?”

船舱内先是一寂,继而响起低低的议论声。那文士率先抚掌:“此法周全!既不负仁义,又不至涉险!”

富商拧着眉头,却也不得不点头:“若只是远远停下……倒也可行。”

船家见众人意见渐趋一致,当即拍板:“便依郎君之言!”他转身对船工高声道,“升半帆,缓前行!备好救生小船!”

甲板上立刻忙碌起来。水手们收缆的收缆,备船的备船。青鸟等人站在船头,江风掀起众人的衣袂,猎猎作响。

樊铁生与石胜并肩立在船头一侧,目光紧紧锁着前方江面,眉头微蹙。两人心中都暗自祈愿,前方若真有变故,最好只是船只触礁的寻常事故,千万不要再生出其他岔子。甲板上的几位旅客见此情形,也纷纷围了过来,有人攥着船舷,有人捋起衣袖,都想着若有需要,能搭把手帮些小忙。

船楼顶的旗手早已将众人商议的决定,通过旗语告知了后方的其它船只。没过多久,后方船只便回了信号——他们也愿一同上前,帮忙搭救落水之人,还特意叮嘱,若有任何消息,务必第一时间告知。

船工将这消息传给船家时,甲板上响起一阵低低的感叹,先前因未知变故生出的紧绷,此刻竟被一丝暖意冲淡:“看来这世间,终究还是好人多啊。”

青鸟始终凝望着前方,随着船只靠近,水面上的残骸愈密集,断裂的船板、散落的木箱在江面上漂浮,像极了被撕碎的纸片。忽然,他目光一凝——一块染着水渍的碎裂船板上,赫然搭着半截苍白的手臂,指节僵直地垂在水中,随波轻轻晃动。再往远处的残骸堆里看去,更有不少残缺的尸身混在其中,顺着水流缓缓漂来。甲板上的喧闹瞬间消散,众人皆沉默地望着这一幕,唯有江风卷着水汽扑面而来,每个人心中都沉甸甸的,只能暗自期盼,还能有更多幸存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船只继续缓缓前行,途中又救起三人。前两人被捞上船时已陷入昏迷,船工急忙按压他们的胸口排水;最后救起的是位女子,上船时虽还清醒,却被吓得魂不守舍,嘴里反复念叨着“怪”“黑影”之类零碎的字眼,语无伦次,任凭众人如何询问,也探不出半点有用的消息。

就在这沉闷的氛围里,船只又航行了大半个时辰。突然,桅杆顶上了望台的船工猛地探出头,朝着甲板下方高声大喊:“看见了!前方三百丈处,有好多船只损毁了!”这一嗓子像惊雷般炸响,甲板上的人瞬间神经紧绷,纷纷踮起脚朝前方望去——果然见远处的江面上,散落着不少船只的残骸,只是此刻距离尚远看不清细节,也辨不出是否还有幸存者的身影,只能隐约望见那一片狼藉的轮廓,在粼粼波光里透着几分死寂。

船只又向前航行了百余丈,船家当机立断下令停船。旗手立刻挥动旗帜,用旗语将“前方停船探查”的消息传给后方船只,江面瞬间静了下来,只剩下水波拍击船身的声响。

就在这时,两岸陡峭的石壁下,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喊。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边的石壁下站着二十余人。而另外一边的岸上,乱石之间有十几人正朝着船只用力摇手,有人还举起了衣衫挥舞——原来竟还有这么多幸存者!

青鸟仔细打量着两岸的人:人群中男女老少都有,除了穿着短打的船工,还有些人身着锦缎或粗布长衫,瞧着该是乘船的旅客;更显眼的是几位穿着甲胄的士兵,只是他们身上的甲胄大多已不见踪影,显然是落水时为了减轻重量、避免沉入水中,仓促间脱了去,只剩手腕和腿上还挂着几块零散的护甲,有两三个人甚至连最后一点甲胄都脱得干干净净,只穿着贴身的里衣。

这些人见船只驶来,呼喊声愈急切,不少人眼中已泛起泪光,那是劫后余生的狂喜,混着对生的渴望,在江风里格外动人。

待船只稳稳停住,船工们立刻行动起来。旗手站在船尾高处,挥动彩旗向后方船只传递讯息。不多时,后续船只也陆续靠近,在安全距离抛锚停泊。

青鸟向沉船处凝神细看,这才看清眼前的景象——江心几乎被船只残骸堵得严严实实,断裂的船身、散落的桅杆与木箱层层叠叠,在水面铺成一片狼藉的“陆地”。有几处残骸堆叠得极高,半截船板与断裂的船梁探出水面,像一座歪斜的小山,在江风里微微晃动;还有些残骸大半沉在水下,只露出零星的船舷或木桶边缘,在水波中时隐时现,透着藏在水下的凶险。

更显眼的是不远处的一根桅杆,斜斜地指向天空,顶端还挂着半截残破的船帆——帆布被撕裂得七零八落,边缘卷着,在江风里“哗啦”作响,像在无声诉说着方才的灾难。

靠近北岸的浅水区,几块刚从山崖上滚落的大石赫然矗立在水中——石身还带着新鲜的凿痕与土屑,棱角锋利未被江水磨圆,冷硬的灰黑色表面在阳光下泛着沉滞的光。它们与周围漂浮的断船板、歪斜的桅杆缠在一处,硬生生在江面织成一道天然屏障,断口狰狞的礁石与残破的船体交错,别说行船,便是小木筏想从缝隙里穿过,都要担心被锋利的石棱划破、被残骸勾住船底。

再看江岸的泥泞滩涂,十几具尸体横七竖八地散着:有的仰面朝天,丝黏在颊边;有的脸朝下埋在泥里,只露出半截湿透的衣摆;还有几具裹着残破的甲胄,甲片崩落得四处都是,甲胄缝隙里还凝着暗红的血渍。

江水一波波漫上滩涂,又裹着泥沙退去,这些尸体便跟着水流一会儿被推得微微飘起,四肢在水波中无意识地晃动,一会儿又重重砸回泥泞里,溅起细碎的泥点,那副狼狈又骇人的模样,任谁看了都忍不住攥紧衣角,后背窜起一阵寒意。

青鸟的目光从滩涂移开,望向更远处的上游——粼粼波光里,隐约能瞧见四五艘船只的轮廓,它们的船帆都已齐齐落下,船身静静泊在江心,既没有往前挪动的迹象,也没有掉头退走的动作。显然,这些船上的人早就瞧见了前方的大石与残骸,知道此路不通,只能暂时停在原地,等着看是否有别的出路。江面上一时间只剩水波拍击船身的声响,透着几分滞涩的沉寂。

甲板上,船工们迅放下所有小船。其中两艘准备前往江心探查沉船情况,其余则驶向岸边救援幸存者。

青鸟见状,抬脚便要跃上小船,却被樊铁生一把拦住:"不可!这次由我和其他人去,你留在船上等候消息。"

青鸟刚要开口争辩,石胜已上前一步按住他的肩膀:"让老樊他们去吧,我们在船上接应。"

青鸟见两人态度坚决,没有半分转圜的余地,也知多说无益,只得无奈作罢。他转头望向波光粼粼的江心,眉梢掠过一丝惋惜,轻声感叹:“可惜我如今不能动用法力,不然只需放出傀儡灵,便能与你们保持消息畅通,无论前方生何事,也能有个及时照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有何难!”樊铁生闻言,当即朗声一笑,说着便伸手探入怀中,摸出两个鸡蛋般大、酷似青蛙的铜制物件。与寻常青蛙不同的是,这两只“青蛙”竟生着六条腿,中间两条腿比前后四条要长出近一倍,通体泛着温润的铜光,唯独没有眼睛,只在本该是眼部的位置,刻着一道弯弯的纹路,像极了一抹含笑的嘴。

青鸟接过樊铁生递来的一只,指尖触到冰凉的铜身,眼中满是疑惑:“这物件看着新奇,却是何用处?”

“此乃‘千里蟾’,一公一母成对儿用。”樊铁生指着自己手中的那只,解释道,“佩戴者即便相隔数百丈,也能通过这千里蟾相互说话,比送信、传讯方便多了。”

“哦?”青鸟眼中顿时生出几分好奇,指尖摩挲着铜蟾的纹路,轻声叹道,“竟有此等神物!比我们以往用的傀儡灵便捷太多——傀儡灵只能传递预设的文字消息,可做不到这般实时对谈。”

说着,他将两只千里蟾并在一处比对,果然见一只背脊微微隆起,头顶还立着两个圆溜溜的小铜角;另一只则通体平滑,既无隆起也无铜角,分明是雌雄有别。

樊铁生抬手将自己手中的千里蟾往衣领处一放,那铜蟾竟似活了一般,六条细腿瞬间张开,死死抓住衣领边缘,稳稳贴在布料上,再不动弹,仿佛原本就长在那里。

青鸟见状,也依样照做,将手中的千里蟾往自己衣领处放去——铜蟾的细腿刚触到布料,便立刻牢牢攀住,稳稳当当的,没有半分松动。

“你若要与我说话,只需摸一下它这‘嘴’。”樊铁生指着铜蟾脸上那道弯纹,补充道,“你这边开口,我那边便能听得清清楚楚。”

青鸟了然点头,正想再说些什么,却见樊铁生已转身跟着几个船工,顺着干舷垂落的绳梯,一步步下到了小船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