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柱目前在清华大学就读,并取得了工程师资格证,未来的选择远不止于做一个厨师。
这也是他当初放弃鸿宾楼的工作选择上大学的原因。
在这个时代,仅靠金钱是不够的,对于普通人来说,掌握理工知识无疑是最好的保障。
何裕柱做完早饭,吃完后便带雨水去学校。
随后,他骑车前往南锣巷的四合院,提醒何大清和陈娟准备好家中积蓄,以便兑换新币。
同时,他也去了李保国和杨佩元那里通知一声。
最后,他还特意去拜访了未来的岳父谢学丰。
这种事情绝非多余,因为确实有人因疏忽错过了兑换新币的机会,有些人嫌麻烦不愿更换,还有些人压根不当回事。
等到大规模换币开始后,这些人的处境变得非常糟糕。
何裕柱在通知家人兑换新币前,已经想好了解释的话。
这是国家出台的新政策,积极响应政策无疑是对的。
加上他在清华大学的学习经历,让他看待事物更加长远,因此李保国等人并未反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保国在鸿宾楼多年积攒了不少财富,加起来约有七八千万现金,如果换成新币,就能得到七八千块,距离万元户只差一步之遥。
这情况确实有些夸张,毕竟比起李保国过去在厨师界的辉煌成就,这样的收入已经算得上少了。
杨佩元的武馆现在基本处于半停业状态。
尽管国家尚未全面推行公私合营政策,但太元武馆的运营模式已大不如前。
多亏何裕柱事先提醒,杨佩元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
如今虽然武馆不再对外开放,但仍维持运营,仅保留一部分学员在馆内锻炼身体、习练武术,形同私人健身房。
以当前的趋势来看,传统武术恐怕会逐渐衰落。
虽然何裕柱继承了太元一脉,但他深知这是时代展的必然,非人力所能扭转,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为师父安排好晚年生活。
在换新币的问题上,杨佩元完全采纳了何裕柱的建议,将家中积攒的资产整理妥当,最终总计价值两亿多元,包括现金及物品。
对于物品部分,何裕柱虽不专业,但也具备一定的现代眼光,至少能够分辨出哪些是真正的珍品。
因此,他建议师父将大部分物品出售,换取新币。
这样做虽有损失,但与日后可能面临的后果相比,这已是最优选择。
杨佩元对此态度豁达,毕竟家族传承至今,对物质要求并不苛刻。
至于岳父谢学丰那边,何裕柱原本还想再劝说一番,但谢学丰听从了柱子的提醒,立即着手整理医馆资产,准备换新币。
他对柱子的信任减轻了何裕柱不少负担。
年月,新币兑换正式启动。
何裕柱一家骑着自行车,车上装着麻袋里的钞票,一同前往银行柜台进行兑换。
新币兑换政策刚出台,虽然经过一段时间传播,但人们对这一变化仍未充分理解。
即便新币已正式开放兑换,前来排队的人依旧不多。
轮到何裕柱他们时,当他将一袋现金放在柜台上,柜员不禁吃了一惊。
整理完这些现金后,柜员出于职业习惯询问了何裕柱一家的情况,因为这些现金总额接近两千万。
这些钱包括何裕柱自己的积蓄以及何大清和陈娟夫妻几年来的积蓄,换成新币后共计两千块。
这样的金额,在当天前来兑换的人中已属较大数额,因此柜员需要确认兑换人的身份。
何裕柱告知柜员自己是清华大学的学生,何大清和陈娟也说明了自己的工作身份。
得知这家人并非工厂职工,而是街道办成员,且儿子是清华高才生,柜员眼神微动,既有些钦佩,也消除了最初的戒备。
以他们的家庭背景与收入来看,这笔兑换金额是合理的。
于是,在何裕柱一家提交了一份简单说明后,柜员收下了袋中的现金,为他们兑换了两千块新币。
尽管新币兑换按面额进行,但实际上手头的资金使用受到更多限制。
现在已进入票证时代,购物不仅需要钱,还需配给票。
没有票,即使有钱也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