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方式虽增加了管理难度,但从宏观调控角度看,对国家展有利。
对于何裕柱而言,这并未带来太大影响,因为他并不缺钱。
若真要追求利润,在公私合营之前,凭借他的厨艺,完全可以选择独立创业,即便时间有限,也能累积远当前数倍的财富。
何裕柱深知,这个时期,知识与技术的重要性远金钱。
反之,过多的财富反而会带来麻烦。
完成新币兑换后,何大清毫不犹豫地将ooo元交到了何裕柱手中。
在那个年代,ooo元是一笔巨额款项,何大清如此爽快地交付,是事先与陈娟商议好的结果。
柱子正在清华大学就读,尽管学校提供补贴,但手头宽裕总会让人更安心。
剩余的ooo元他们计划存入银行,只留下两百元用于日常开销,之后他们会有工资到账,生活开支便不成问题。
处理完毕后,一家人回到了院子。
正值周末,轧钢厂的工人们都在休息。
经过前院时,阎富贵注意到他们,立刻上前询问:“大清,柱子,一大早就去哪儿了?”
听罢阎富贵的话,何裕柱笑着回答:“三大爷,您没关注最近的报纸吗?国家推行新币政策,家里有钱可以去银行兑换,万元换块新币。”
“真有这样的事?”
阎富贵戴上眼镜,最近学校事务繁忙,很少读报。
他并非在家里订阅报纸,而是到学校后借阅订报老师的报纸。
让他自己花钱订阅,未免太奢侈了。"没错,三大爷。
今年已经开始兑换,您若有空也可以试试,也算支持国家政策。”
柱子家要去换新币,阎富贵心里有些动摇,问柱子这事靠不靠谱。
大家对这类换新币的事情也都不陌生,之前金元券的结果大家都还记得,要是上面不靠谱,吃亏的还是百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何裕柱赞同地说,国家政策都是为人民好的,换新币也是体现政府的用心。
他不好多说,但还是提醒了阎三大爷,毕竟两家关系密切。
阎富贵听后点头同意,让老伴去看看,但又不放心,决定亲自去。
他拍拍脑袋,觉得钱的事不能交给别人,自己的每一笔都得盯紧。
何裕柱笑着进了中院,看见院子里有不少人。
贾东旭正在易忠嗨指导下学习,旁边有一堆机械。
秦怀茹在水池边洗衣,贾张氏站在门口骂道:“赶紧把她抱出来,又尿裤子了,真臭!”一边说着还挥动手掌驱赶气味。
这年头重男轻女思想普遍,尤其在农村更明显,但在城市像贾张氏这样直言不讳的不多。
秦怀茹习惯了婆婆的态度,虽然心里不舒服,但为了家庭和睦选择忍耐。
贾东旭听到母亲大声抱怨,皱眉说道:"妈,小当可是您的孙女呢。"
“说什么孙女不孙女的?”
贾张氏打断了贾东旭的话,“生个女儿不就是赔钱货嘛!我哪句话说错了?你现在有出息了,娶了媳妇就忘了娘是不是!”
那个年代,大家都穷,吃得也不多,男孩长大后能工作养家糊口,还能贴补家用。
而女孩呢?从小白费粮食,长大后没工作几年就嫁出去了,什么也没留下。
易忠嗨正想劝几句,却看见柱子一家回来了。
院子里的人都朝那边看去。
何大清和陈娟见到贾张氏那泼妇般的模样,早已习惯,神色自然地绕过他们走到门口。
贾张氏注意到何大清一家,尤其是何裕柱,眼神中闪过几分恶意,显然是还在记恨这个家伙。
若不是何裕柱当初没劝他们,他们家现在应该是全城户口,不至于像现在这样靠贾东旭一个人的粮本定量过日子。
如今公私合营后,秦怀茹虽在易忠嗨的帮助下继续在救助站工作,但工资比以前更低了,加上什么事都得用粮票,他们一家的生活越艰难。"柱子,早走了啊。”
尽管何裕柱让贾东旭和秦怀茹在工作中吃了亏,但易忠嗨明白,现在的何家他惹不起。
喜欢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请大家收藏:dududu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