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第一百五十六章
光阴荏苒,倏忽间便是京城秋闱放榜之期。扬州虽距京城千里之遥,然盐运使司消息灵通,加之李夫人日夜悬心,竟比官方驿报还早了一日得了准信。
这一日午後,怜春正与探春丶宝钗在百花苑的凉亭内做着针线,忽见李夫人身边最得力的管家嬷嬷满面春风丶脚步匆匆地直闯进来,也顾不得行礼,便高声贺道:“给三位姑娘道天大的喜!我家少爷……我家少爷高中了!一甲第二名,榜眼及第!”
话音未落,亭内三人皆是一怔。探春手中的绣花针“啪”地一声落在石桌上,她猛地站起身,因动作太急,裙袂都带翻了身旁的针线笸箩,彩线滚了一地。她却浑然不觉,只紧紧盯着那嬷嬷,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嬷嬷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老爷刚得的急报!报喜的人怕是已在路上了!”嬷嬷笑得见牙不见眼,“我们夫人喜得不知如何是好,特命老奴先来给三姑娘报个信儿!夫人说,少爷能有今日,全仗姑娘福泽庇佑!”这话已是将探春视为自家人了。
探春闻言,脸上霎时飞起红霞,如同染了上好的胭脂,眉眼间那抹惯常的英气被巨大的喜悦冲淡,竟透出几分小女儿家的娇羞与无措来。她下意识地看向怜春和宝钗,只见二人亦是满面笑容,宝钗上前拉住她的手,笑道:“恭喜三妹妹!守得云开见月明,李公子果然不负衆望!”
怜春也含笑点头:“金榜题名,实乃大喜。三姐姐,这可是双喜临门了。”她意有所指,探春岂会不知,羞得低下头去,心中却如饮蜜糖,甜得化不开。
李公子高中榜眼的消息,瞬间传遍了百花苑,连东路福瑞园的赵姨娘都闻讯赶来,虽不懂榜眼是何等荣耀,但见探春许了这般有出息的郎君,自觉脸上有光,拉着探春的手絮絮叨叨说了许多,又被怜春以“需静候李家正式消息”为由劝了回去。
果然,次日,李府便派了体面的管家,正式向贾环和百花苑这边报了喜。又过了几日,李文清的家书也快马送至,信中除向父母报平安丶陈述陛见授职等事外,还特意附了一封给探春的短笺,字迹工整,言辞恳切,重申当日之约,言道待翰林院庶吉士馆选事宜稍定,便禀明父母,正式遣媒行聘。
李大人与李夫人见儿子如此态度,且探春本就是他们心中佳媳之选,如今儿子功成名就,更是喜上加喜,便不再拖延,择了吉日,请了扬州城最有名望的官媒,备了丰厚的礼物,浩浩荡荡往百花苑来了。
这一日,百花苑中门大开,处处收拾得整洁明亮。贾环和怜春早已以回了帖子,表示悉听尊便。此番“文定”(即纳吉,定亲之礼),便由赵姨娘,怜春和宝钗出面接待。
媒人满面春风,说着“天作之合”丶“佳偶天成”的吉利话,将李家的聘礼单子呈上。只见上面罗列着:赤金头面全套丶各色锦缎二十端丶珍珠一斛丶玉璧一双丶活雁一对(象征忠贞不渝),并若干吉祥如意之物,礼数周全,既显郑重,又不失清贵之气,正合李家门风。
探春在内室,由丫鬟们伺候着穿戴一新,虽未露面,但听着外间动静,心中亦是波澜起伏。她一生要强,于婚姻大事上更是心存高远,如今得配少年榜眼,郎才女貌,门第相当,可谓如愿以偿。想到日後前程,虽知宦海浮沉不易,但以自己之才,辅佐夫君,未必不能挣得一番天地,心中便充满了憧憬与力量。
礼成之後,双方交换了更正式的信物(探春所赠是一块亲手所绣丶寓意“锦绣前程”的汗巾,李文清所赠是一方上等端砚),这门亲事便算正式定下。只待李文清在京中安顿妥当,再行“纳征”(送聘礼)丶“请期”(定婚期)之礼。
百花苑内自是喜气洋洋,设了小宴庆贺。连平日清冷的惜春,也难得地露了笑脸,道了一声“恭喜”。黛玉身子不适,未能亲至,也让紫鹃送来了贺礼。
正当衆人沉浸于定亲之喜时,一封来自京城的密信,由安娘子亲自呈到了怜春面前。送信之人,便是被怜春留在京中管理事务的红玉!
怜春心中诧异,屏退左右,拆信细看。信是红玉亲笔所写,字迹略显仓促,言辞却极清晰。信中先道了平安,随後话锋一转,言道近日京中气氛诡异,忠顺王府与北静王府似有龃龉,牵连甚广。更提到有风声说,宫中一位老太妃病重,几位皇子活动频繁,连带着与各家王府关联紧密的勋贵旧臣,皆被暗流涌动。红玉在信中忧心忡忡地写道:“……树大招风,荣宁二府素与北静王府走得近,奴婢隐约听闻,似有御史欲翻旧账,恐非吉兆。姑娘远在扬州,务必早作打算,谨慎行事。京中……怕是要生变了。”
怜春看完信,指尖冰凉,方才的喜悦之情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警讯冲得无影无踪!她深知红玉机警,若非确有其事,绝不会冒险传来此信。京中生变……翻旧账……这几个字如同重锤,敲在她心上。贾府这艘看似花团锦簇的大船,底下早已是暗礁遍布!元春在宫中地位微妙,贾府与北静王府的关系更是敏感……一旦风波起,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她快步走到窗前,望着苑中依旧姹紫嫣红的景象,心头却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探春的良缘方才落定,自家的安稳日子才刚起步,京中的狂风暴雨,难道就要席卷而来了吗?
“安娘子,”怜春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立刻让我们在京中的人,动用一切关系,仔细打探,尤其是关于宫中的消息丶关于可能弹劾贾府的动向!”
“是,姑娘。”安娘子神色凝重,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