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红玉那封密信,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在怜春心中激起千层浪。京中风云变幻,虽远在扬州,亦能感受到那山雨欲来的压抑。她知道,贾府这棵百年大树,外表虽仍枝繁叶茂,内里却早已被虫蛀蚁噬,根基动摇。一旦政治风暴席卷而来,倾覆或许只在旦夕之间。她必须为自己,也为那些她所能顾及的人,早早谋划一条退路。
当务之急,便是在扬州寻一处足够大丶且産权清晰的园子或府邸。百花苑虽好,毕竟是官邸性质,且与贾环的官职绑在一起,若贾环仕途有变,此处便不可久留。需得有一处完全属于自家丶不受官场牵连的産业,方能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
此事关系重大,怜春谁也未告知,连宝钗丶探春亦未透露半分,只秘密吩咐安娘子着手去办。安娘子如今在扬州经营数年,人脉渐广,加之“群芳阁”与盐运使家交好,行事便利许多。她寻了可靠的牙人,只说是北来的富商“安夫人”欲为家族置办一处养老别业,要求地方宽敞,景致宜人,最好原有园林基础,且位置要相对清静,不必处于闹市。
牙人自是尽心尽力,陆续推荐了几处。怜春皆通过安娘子,或亲自易容後前往查看,或命安娘子详细绘图说明。有的过于招摇,有的位置不佳,有的则産权复杂,牵扯旧案,皆不如意。
如此寻摸了近一月,这日,安娘子带来一个消息:“姑娘,牙人来说,城南有一处大园子,原是前朝一位致仕太师的别业,唤作‘退步园’。园子极大,占地近百亩,内有山有水,亭台楼阁一应俱全,只是年久失修,有些破败。因那太师後人早已离了扬州,如今委托给一个远房族人打理,那族人急于脱手,要价却是不菲。”
“退步园?”怜春沉吟,“这名字倒有些意思。‘退一步海阔天空’麽?可知为何年久失修?”
安娘子道:“打听了,说是那太师後人丁稀薄,且多在北方为官,无人愿意南下打理这处産业。那远房族人又是个不成器的,只知变卖园中古玩花木度日,故而荒废了。産权倒是清晰,在官府有档可查。”
怜春心下一动:“明日,我们悄悄去看看。”
次日,怜春扮作寻常富家小姐模样,由安娘子陪着,乘了一顶不起眼的小轿,往城南而去。及至园外,但见围墙高耸,却显斑驳,门楣上“退步园”三字匾额蒙尘,字迹却仍遒劲。从侧门进去,绕过照壁,眼前豁然开朗,虽草木深深,略显荒芜,但格局气象果然不凡!但见:
曲径通幽处,廊腰缦回环。假山层叠疑无路,池水潆洄别有天。亭台虽旧,飞檐斗拱犹存昔日气派;花木虽杂,古树参天可窥当年匠心。更有那一片偌大的荷塘,虽已叶残梗折,想来夏日必是“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盛景。园子深处,还有几进院落,屋舍衆多,虽需修缮,但骨架完好。
怜春越看越觉满意。此园规模宏大,且因荒废,价格虽高,却比那些维护精美的园子更容易谈下来。更重要的是,它位置相对僻静,园内又有足够空间进行改造和分隔,将来若真有变故,将贾府各房之人都接来安置,也勉强够用。那“退步”之名,更是暗合她此刻未雨绸缪丶预留退路的心境。
“安娘子,”怜春心中已有决断,“设法与那主事人接触,仔细查验産权文书,若无问题,便尽力将价格压一压,将此园买下。银子从我那边支取,务必办得隐秘,産权就落在你名下。”
“姑娘放心,老身省得。”安娘子郑重应下。
接下来的日子,安娘子便与那远房族人展开了拉锯式的谈判。那族人起初狮子大开口,但安娘子深谙买卖之道,又抓住园子破败丶急需脱手这一点,软硬兼施,最终以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成交。办理地契房契等一应手续,皆由安娘子出面,打着“安记”东家的旗号,倒也顺利。偌大一个“退步园”,便这样悄无声息地落入了怜春的掌控之中。
园子既已买下,怜春便开始暗中规划。她让安娘子先雇请可靠工匠,从最破败处着手,分批分期进行修缮。不追求奢华,但求坚固实用,尤其要疏通水道丶加固围墙丶修缮屋舍。她又亲自绘制草图,将园子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以便日後安置不同房头的人。她还特意留出一片空地,计划开辟菜圃药园,以备不时之需。所有这些工程,都对外宣称是“安夫人”准备修缮别业,以备晚年居住或出租,并未引起太多注意。
与此同时,京中的消息断断续续传来,愈发不容乐观。红玉又有密信至,言及忠顺王府气焰日盛,几次在公开场合与北静王府针锋相对。宫中老太妃病势沉重,太医院束手,几位皇子及其母家势力活动愈发频繁。更有御史风闻奏事,虽未直接点名贾家,却隐隐指向一些勋贵旧臣“奢靡无度丶交通王府丶包揽词讼”等事。贾琏丶贾珍等人似乎也嗅到危险,行事收敛了不少,但往日积弊甚多,岂是一时能遮掩住的?
怜春心中忧虑日深,却无法对旁人言明,只能加紧“退步园”的修缮步伐,并让安娘子暗中囤积一些粮食丶药材丶布匹等必需之物。她甚至开始不动声色地整理百花苑中的细软财物,将一些不便携带的古玩丶笨重家具陆续转移到“退步园”中存放。
这段时间,探春与李文清书信往来频繁,沉浸在定亲的喜悦与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中,并未察觉怜春的异样。宝钗虽心思缜密,见怜春偶尔眉宇间带着凝思,也只当她是为“群芳阁”生意或家中琐事烦心,并未深究。黛玉依旧多病,时常卧床静养。赵姨娘则因儿子做了官丶女儿许了好人家,整日里得意洋洋,只顾着享受“老太太”的威风。
就在这种表面平静丶内里暗流涌动的日子里,一场真正的惊天霹雳,毫无预兆地降临了。
这一日,天色灰蒙,铅云低垂,仿佛预示着不祥。已是初冬时节,百花苑内那些怜春精心培育的奇花异草,也抵不住寒意,大多凋零,唯有几株茶梅和腊梅,顶着寒风绽出点点红黄。
怜春正在房中查看“退步园”近期的修缮账目,忽听得外面传来一阵急促慌乱脚步声,伴随着隐隐的哭泣声。她心中一沉,刚站起身,便见鸳鸯脸色惨白,跌跌撞撞地冲进来,声音发颤,带着哭腔:“姑娘!姑娘!不好了!京城……京城来了六百里加急报丧!宫里……宫里的娘娘……元春娘娘……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