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救回巧姐儿,虽去了怜春一桩大心事,但王熙凤与平儿仍身陷囹圄,如同两块巨石压在她心头。那刑部大牢是何等所在?凤姐性子刚烈,平儿忠心耿耿,在那虎狼窝里多待一日,便多一分折辱与危险。安娘子连日奔走,银子如流水般花出去,那王书办的口风却始终紧咬,只说“上头盯得死,实在难办”,价钱也从一千两丶一千五百两一路飙升,直要到两千两一人,仍迟迟不见动静。
怜春心知这是对方贪得无厌,故意拿捏,却也无可奈何。京城局势一度脚狩日三变,她们这处藏身之所并非绝对安全,久留恐生变故。她夜不能寐,与安娘子丶红玉反复商议,决定行险一搏。
这日,怜春让安娘子直接将那王书办“请”到了小院附近一处隐秘的茶楼雅间。怜春亲自出面,不再以“安娘子侄女”的身份,而是亮明了贾府五小姐的身份——虽然这是个罪臣之女的身份,但在这种时候,反倒显出破釜沉舟的决心。
那王书办见怜春年纪虽小,但气度沉静,眼神锐利,心下先是一惊。怜春也不绕弯子,将一张面额五千两的京城最大银号通兑银票轻轻推到他面前,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
“王书办,打开天窗说亮话。这里是五千两。三千两,是赎买王熙凤和平儿的价钱。另外两千两,是给你的辛苦费和封口费。我要你三日之内,将人安然无恙地送到我面前。若成,这些银子是你的;若不成,或走漏了半点风声……”怜春目光一寒,“我贾家虽败,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京城总还有几个舍得性命的朋友。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王书办是聪明人,当知其中利害。”
这一手软硬兼施,既有重利诱惑,又有隐隐的威胁,果然击中了那王书办的要害。他看着那张巨额银票,眼皮直跳,又掂量着怜春话语中的分量,最终贪念和惧意占了上风,一咬牙,将银票揣入怀中,低声道:“五姑娘快人快语!既如此,王某就拼着前程不要,也定将此事办成!三日後,还是老地方,静候佳音!”
送走王书办,怜春回到小院,心中依旧忐忑。此举无异于与虎谋皮,成败在此一举。
等待的三日,如同三年般漫长。小院中气氛压抑,王夫人丶邢夫人等已知怜春在设法营救凤姐,更是日夜悬心,焚香祷告。巧姐儿虽小,也隐约明白母亲处境危险,时常躲在刘姥姥怀里偷偷哭泣。
第三日夜里,风雪更大,寒风呼啸。约定的时辰已过,却迟迟不见动静。就在衆人几乎绝望之际,院外终于传来了约定的暗号敲门声!
安娘子和红玉疾步出去,不一会儿,搀扶着两个几乎不成人形的身影踉跄进来。正是王熙凤和平儿!
只见王熙凤往日那一头乌油油的头发变得干枯蓬乱,面色青白,双颊凹陷,眼神涣散,身上穿着一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丶又脏又破的棉袄,哪里还有半分昔日琏二奶奶的威风与泼辣?她几乎是靠着平儿和安娘子的搀扶才能站立,浑身冻得瑟瑟发抖。
平儿情况稍好一些,但也憔悴不堪,衣衫褴褛,见到院中衆人,尤其是扑上来的巧姐儿,眼泪瞬间决堤,却还强撑着扶住凤姐。
“二奶奶!平儿姑娘!”鸳鸯丶晴雯等人一拥而上,拿棉被的拿棉被,端热汤的端热汤。
王熙凤被衆人扶到炕上,裹上厚厚的被子,喝了几口热汤,呆滞的眼神才慢慢有了一丝活气。她目光缓缓扫过围在炕前的王夫人丶邢夫人丶李纨丶尤氏……最後落在紧紧抱着巧姐儿丶满脸是泪的怜春身上。
她似乎辨认了许久,嘴唇哆嗦着,想说什麽,却发不出声音,只有大颗大颗的眼泪从深陷的眼窝里滚落下来。突然,她不知从哪里生出一股力气,猛地挣扎着要下炕,竟是要给怜春跪下!
“五妹妹,我……我对不住你,对不住大家,往日我,我争强好胜,眼里没人,如今…如今竟是你,是你救了我…,救了平儿。”她声音嘶哑破碎,充满了无尽的悔恨与感激,那欲跪下的姿态,是她骄傲一生从未有过的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