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第一百六十八章
怜春早已泪流满面,哪里肯受她这一拜,连忙和衆人一起死死拦住。“凤姐姐!快别这样!都是一家人!往日种种,还提它做什麽!如今能活着团聚,比什麽都强!”她紧紧握住凤姐冰凉枯瘦的手,试图传递一些温暖。
王夫人也在一旁抹泪道:“凤哥儿,快好生躺着!能捡回这条命,便是佛祖保佑了!过去的事,都过去了……”
平儿也哭着劝道:“奶奶,您身子虚,快别动了……”
一时间,屋内哭声一片,这哭声里,有劫後馀生的庆幸,有家破人亡的悲痛,有对往昔的追悔,更有在这绝境中相依为命的酸楚。刘姥姥在一旁看着,也撩起衣角直擦眼泪,喃喃道:“菩萨保佑……总算又救出来两个……”
好容易安抚住激动的凤姐,让她和平儿歇下。怜春这才松了口气,感觉浑身力气都被抽空了。至此,她能想到的丶有能力营救的女眷,总算都救了出来。虽然花费了惊人的巨资(前後加起来已近万两),但看着炕上终于能安稳睡去的亲人,她觉得一切都值得。
然而,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人,下落不明——宝玉。
就在怜春打算让红玉继续打听男丁和宝玉消息时,红玉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姑娘!有宝二爷的信儿了!”红玉脸上带着一丝复杂的神色,“听说……听说抄家那日,场面混乱,是……是袭人!她不知使了什麽法子,竟将宝二爷带走了!如今……如今好像藏在城外她一个远房亲戚家里!”
宝玉被袭人救走了!这消息让衆人都是一愣。袭人……这个贾母生前指给宝玉的丶後来嫁给蒋玉菡的丫鬟,竟然在贾府大厦倾塌之时,冒险救走了旧主!
怜春心中百感交集。无论袭人往日如何,此举确是情深义重。“红玉,可能联系上袭人?我们要尽快接宝玉回来,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必须尽快南下回扬州!”
红玉办事利落,几经周折,终于通过隐秘渠道联系上了袭人。三日後,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袭人带着一个身形消瘦丶神情恍惚丶穿着粗布棉袍的男子,悄悄来到了小院。
那男子,不是宝玉又是谁?
只是眼前的宝玉,再无往日神采。他眼神空洞,面容憔悴,仿佛灵魂已被抽走,只剩下一个空壳。见到王夫人等人,他只是呆呆地看着,既不哭,也不笑,仿佛不认识一般。王夫人见到儿子这般模样,心如刀割,抱着他痛哭失声,他却毫无反应。
袭人跪在地上,泣不成声:“太太,姑娘们……奴婢……奴婢只能做到这一步了……二爷他……自打府里出事,老太太没了,林姑娘……也不知下落,他就……就成了这样……不说话,也不怎麽吃东西……”
衆人看着宝玉这般光景,无不落泪。怜春扶起袭人,真诚道:“袭人姐姐,快请起。你救了二哥哥,便是我们贾家的大恩人。此恩此德,没齿难忘。”
袭人摇头流泪:“奴婢不敢当恩人……只求姑娘们好好照顾二爷……他……他太苦了……”她知道自己是嫁出去的人,不便跟随,将宝玉送到,便依依不舍地告辞了,临走前,又将一个小小的包袱交给鸳鸯,里面是几件宝玉的旧衣和一点散碎银子。
至此,怜春此行要寻找的人,除了流放途中生死未卜的男丁们,基本都已聚齐。小院中一下子住了十几口人,虽拥挤,却也有了一种劫後馀生的丶凄凉的“团圆”。
怜春知道,京城绝非久留之地,仇家衆多。她当机立断,必须立刻南返!
她将红玉唤到跟前,拿出早已备好的一千两银票和一些金叶子,塞到她手中,郑重道:“红玉,我们不能一起走了。目标太大。你留在京城,这些银子你拿着,继续打听父亲,琏二哥哥他们流放的具体路线和情况,若能打点到押解的官差,暗中送些衣食银钱,便是功德无量。你自己也要万事小心,保全自身最要紧。”
红玉含泪接过:“姑娘放心!红玉知道轻重!定会尽力打听!姑娘你们一路保重!”
又将刘姥姥请来,感念她救巧姐之恩,赠了她二百两银子,让她回乡安度晚年。刘姥姥千恩万谢,老泪纵横。
一切安排妥当。怜春雇了数辆坚固但不起眼的大车,将王夫人丶邢夫人丶王熙凤丶李纨丶贾兰丶尤氏丶平儿丶宝玉丶巧姐儿以及鸳鸯丶晴雯,连同自己和安娘子,一行近数十人,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悄然驶离了这座承载了无数繁华与噩梦的京城。
车轮碾过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车厢内,衆人挤坐在一起,无人说话,只有沉重的呼吸声和偶尔压抑的啜泣。宝玉靠在王夫人怀里,依旧眼神空洞地望着车顶。凤姐裹着厚厚的被子,昏昏沉沉。怜春掀开车帘一角,回望那逐渐消失在风雪中的巍峨城郭,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凉与释然。
这一趟京城之行,耗尽了她的心力与巨额的财富,但终究救回了这麽多至亲。前路依旧漫漫,扬州并非世外桃源,未来的艰难可想而知。但至少,她们还活着,还在一起。
“走吧,安娘子。”怜春放下车帘,轻声吩咐,“我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