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雨文学>马嘉祺:《暮色等待》 > 答疑人(第1页)

答疑人(第1页)

“答疑人”

法学导论课的下课铃响时,我盯着黑板上密密麻麻的“法的价值冲突”,只觉得脑子里像塞进了一团乱麻。邻座同学收拾书本的声音此起彼伏,我却对着摊开的笔记本发愣——老师讲的“自由与秩序的平衡”“个案正义与普遍正义”,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却像天书。

手指无意识划过手机屏幕,点开与马嘉祺的对话框,输入又删除好几次,最後还是忍不住发了条语音:“马嘉祺,法学课也太难了吧,老师讲的我完全听不懂,笔记记得一团糟……”语气里的委屈自己都听得出来。

发完消息我就趴在桌上,盯着笔记本上歪歪扭扭的字迹叹气。高中时偏科严重,文科成绩一直拖後腿,要不是马嘉祺每天帮我补语文和文综,我根本考不上A大的法学系。可现在脱离了他的“一对一辅导”,第一次独自面对专业课,才发现自己有多手足无措。

“叮”的消息提示音响起,是马嘉祺的回复。他发了条语音,背景里有轻微的键盘敲击声,应该是在实习公司。“别急,我下午正好有空,给你整理点重点。校门口等我?”声音里带着安抚的笑意,像颗薄荷糖,瞬间驱散了我心里的烦躁。

我捏着手机往校门口走,秋日的阳光透过香樟树叶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刚走到门卫室旁,就看见马嘉祺站在不远处的梧桐树下,穿着件浅灰色的卫衣,怀里抱着个笔记本,手里还拎着杯热奶茶——是我最常喝的芋圆波波,三分糖,去冰。

“怎麽跑得满头汗?”他迎上来,伸手帮我拂开额前被风吹乱的碎发,指尖带着奶茶杯的温热。不等我说话,他就把笔记本和奶茶塞进我手里,“先喝口奶茶缓一缓,我把重点都标出来了,还找了两个案例,结合着看就好懂了。”

我们坐在校门口的长椅上,他翻开笔记本,指尖在纸上滑动:“你看这里,‘法的价值冲突’,老师肯定会重点讲。比如去年那个‘电梯劝烟案’,劝烟者和吸烟者发生争执,吸烟者突发心脏病去世,家属索赔。这里就涉及到‘秩序’和‘自由’的冲突——维护公共场合的秩序,还是保障个人的行为自由?”

他讲得很细致,把复杂的法理拆成一个个小问题。阳光落在他的侧脸,睫毛在眼下投出浅浅的阴影,手指在笔记本上划出案例的关键点,字迹工整有力。我看着他认真的样子,突然想起高三时,他也是这样帮我梳理历史事件的时间线,把难记的知识点编成口诀,让我在一次次模考中慢慢进步。

“还有这个‘个案正义与普遍正义’,”他翻到下一页,上面贴着一张便签,写着“参考‘昆山反杀案’”,“这个案子你应该听说过,被砍者夺刀反杀施暴者,最终被认定为正当防卫。如果只看个案,可能会觉得‘杀人偿命’,但从普遍正义来看,这是对正当防卫制度的明确,能保护更多人的合法权益。”

我捧着笔记本,跟着他的思路一点点梳理,原本混乱的知识点渐渐清晰起来。他怕我记不住,还在旁边画了简单的思维导图,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重点丶难点和考点。“这些案例你回去再看看,下次上课前翻一遍,肯定能跟上老师的节奏。”他合上笔记本,又从口袋里掏出一袋青柠薄荷糖,塞进我手里,“上课别犯困,要是还有不懂的,随时给我打电话。”

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实习公司的同事打来的,问他什麽时候回去。挂了电话,他起身揉了揉我的头发:“我得回公司了,晚上记得按时吃饭,别熬夜看笔记。”我点点头,看着他转身走向公交站,浅灰色的卫衣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手里的奶茶还冒着热气,笔记本上的字迹带着他独有的温度,薄荷糖在口袋里硌着掌心,清清凉凉的味道仿佛已经在舌尖散开。我忽然想起开学那天,他帮我铺床丶整理书桌,在宿舍楼下塞给我薄荷糖,说“有不会的题,随时给我打电话”。原来从那时起,他就一直在我身後,为我扫清学习路上的障碍,让我能一步步变得更优秀。

回到宿舍,我把马嘉祺整理的重点抄到自己的笔记本上,又认真看了他找的案例。晚上复习时,原本难懂的知识点变得清晰起来,连室友都惊讶地说:“你下午还在吐槽听不懂,现在怎麽这麽厉害?”我笑着晃了晃手里的薄荷糖,没说话——只有我知道,这份“厉害”,全是马嘉祺给的。

临睡前,我给马嘉祺发了条消息:“笔记我看懂啦,谢谢你。下次有空,请你吃食堂三楼的馄饨。”他很快回复:“好啊,不过馄饨要多放醋,就像你高中时帮我带的那样。”

我盯着手机屏幕笑起来,窗外的月光洒在书桌上,照亮了笔记本上他写的案例,也照亮了我心里悄悄藏了很久的心意。马嘉祺,谢谢你陪我走过高中的艰难时光,又在大学里为我撑起一片晴朗。等我能真正独当一面,一定也要成为你的依靠,就像你一直守护我那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