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章 人才論

“好的,首先是調入,今年部機關共從省直單位、地市組織部借調17名幹部,有3名較為優異,分別來自省委黨校辦公室、省發計委能源處、營口市委組織部,建議調入。”

這三名同志都來自重要部門,在組織部借調期間工作出色,其中來自省委黨校的焦同更是一名副省長打過招呼的,關於他們的調入已經形成共識,不然不會上會,上會也只是走個過場。

大家都沒有意見。

“說說錄用應屆生的事吧。”姜萬軍道。

“好的,今年計劃錄用6名應屆畢業生,我們之前分別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作了宣講,透過學校學生處共報名300餘人。”

“按照部務會的要求,由於這次咱們給的政策很優渥,錄用後,本科半年後直接定級,定副科級,研究生定正科級,博士研究生定副處級非領導職務,同學們報名很積極,競爭比為1:50,為歷年最高。”高少陽笑著說。

按照這些年慣例,省委組織部從不公開招考,因為對幹部的要求很高,幹活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招進來如果幹不了活又不能辭退,那就麻煩了。

但幹部進進出出,總是要新陳代謝,怎麼解決呢,所以就採用了兩個方式。

一是借調——調入的方式。先從各個重要省直單位和地市組織部借調人,期間半年到一年,直接試用,大部分人期滿就回去了,少數優秀的延期,用著順手再延期,反覆延期之後,基本上就透過考驗了,可以考慮調入。這個方式不僅絕對保證了省委組織部的幹部素質,而且對原借調部門也有很大好處,一是有人在省委組織部,人頭熟,好辦事,再一個自己的幹部在省委組織部接受了嚴格的訓練,就算留不下各方面素質也有明顯的提升,回單位帶回優良風氣,對整體幹部素質的提升是有幫助的,可謂雙贏。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少不了關係戶,比如焦同,就是省政府分管農業的副省長打招呼。但人家自身素質也不差,本來的單位也是省委黨校。

如果真的差很多,就算是副省長出面,宴清部長也不會買這個面子。

二是從名校中內部招錄。這種方式並不是公開的,而是派人到少數幾個名校宣講,然後透過學生處報名。學生的履歷、條件都是學生處稽核過的。

這個辦法是補充新鮮血液的重要方式,是宴清部長上任後提出來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這兩年進入的畢業生基本都是清華北大等名校的。

漢東處於東部,經濟在全國也在前列,省委組織部對這些名校的畢業生很有吸引力,尤其是漢東籍生源。

至少對於他們的家庭來說,能進入省委組織部就是光宗耀祖了,以後大機率是廳級幹部,比在京城進入央企總部、大外企還要香。

因此,這兩年每年的招錄報考比例都在1:10左右。

和後世公務員考試動輒一比好幾千沒法比,但這是面向名校的內部招考,顯然不能光看招錄報考比例。

而今年招錄報考比例陡然變成1:50,明顯是因為出臺了新的定級政策。

這個政策是宴清部長親自向中zu部爭取來的,突破了幹部定級的規定。

按照有關規定,應屆畢業生應該都有一年試用期,而且根據學歷定級。本科生定科員,碩士研究生定副科級,博士研究生定正科級,很多地方執行的還不到位,碩士、博士只享受副科級、正科級工資待遇,行政級別還一律是科員。

而今年的政策,不光減少了試用期時間,而且直接整體提了一級,力度不可謂不大!

比如有的研究生畢業才二十五六歲,直接能成為正科級!

正科級在縣裡就是局長和鄉鎮黨委書記的級別了!

怎麼不令人羨慕?!

今年進來的人,真是趕上好時候了。

估計部裡很多人也會各種羨慕嫉妒恨,苦哈哈熬了好幾年,還不如人家剛入部起點高。

但沒辦法,在體制內混,踩點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