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一十八章 如魚之得水也(八)

入裡以後,1路行來,所見所聞,可以判出,劉讓、張曼在成安裡的地位很高。

但劉讓家的宅院,和裡中別的民戶相差不大。不像陶俊家,獨佔其裡中1大塊兒地方,雕樑畫棟,3進院落,1看就是本村的大地主。——張曼家雖然不知是哪個院落,然與劉讓家的大小應是無別,因為此區中的院落大小、佈局皆都相似。

唯1的不同,就是劉讓家後院裡的這座樓閣。

1片平房之中,1座3層的小樓閣平地而起,猶如鶴立雞群,很是引人注目。

眾人進到院後,右邊的牛欄裡養了頭黃牛,田屯1眼相中,頓生喜愛,讚了聲“好個肥牛,真膘實!”抬臉看了看後院的樓閣,說道,“喲,好高的樓啊!”

樓閣高是高,就是太窄了,跟個筒子似的,不像是供住宿或飲宴所用。

曹幹想到了軍中的望樓,笑著說道“劉君,你家的這座樓閣,可是用來警戒海賊用的?”

居高能夠眺遠,海西境內沒有山丘,都是平原、河流,登上這座樓閣的頂樓,視野良好的時候,足能眺望到成安裡外遠近幾十裡的情況,如果有海賊來劫,以此當是可以預警。

劉讓說道“警戒海賊只是用處之1。”

“哦,還有其它用處?”

劉讓說道“望氣也。”

“望氣?”

望氣就是望雲氣,占卜的1種方式。望氣的方法主要有仰望、平望、登高望、4方望等幾種。劉讓說道“張師善風角,亦善望氣,所以我就在後院建了這座樓閣。”嘆了口氣,說道,“可惜我生性愚鈍,隨張師學望氣、風角已久,至今無所成也,連門徑都尚未摸到!”

張曼寬慰劉讓,撫須笑道“當年我從吾師學風角、望氣等術時,亦是經年不窺玄機,後忽開竅,乃知門道。子君,卿無須急躁,且從容習之。卿性聰明,終會能學成此術。”

“子君”,是劉讓的字。

張曼轉顧曹乾等人,如有所感,復又喟然說道“子君啊,王氏政亂,兆民怨之,氣感上天,海內沸騰,以我望氣所見,於今亂世之徵已顯。讖緯言之,王氏偽也,天命非在。是而群雄競起於南北,英傑奮拔於草莽!當此之際,有志者當順應天命,不落人後。卻此望氣、風角之術,再是神驗,‘道出於天,事在於人’,如我往日與你言,終究只是輔道。欲成功業,還是得親歷用功!”

這忽然而來的1通感慨,說的有點文縐縐,且張曼的官話說得尋常,夾雜著當地口音。

高況、王庭、田屯沒太聽懂。

曹幹微蹙眉頭,凝神傾聽,卻是聽懂了。

望氣是望雲氣,風角是根據風向、風的強弱占候吉凶,他1個後世所來之人,好歹受過唯物主義教育,對這套東西自是不信,“讖緯”云云,他也不信,倒是“道出於天,事在於人”這句話,頗合他的口味,這不就是“事在人為”的意思麼?

不過,張曼這通話裡,最讓他感興趣的還不是這8個字,是“讖緯言之,王氏偽也,天命非在”。

讖緯之說,大行於當世,各地義軍,有的是因為日子過不下去造的反,有的完全就是受讖緯的驅動,相信了某家、某條讖緯之說,因而才起的事。自從高長起事以來,曹幹在義軍中,著實是聽到過1些讖緯,但如“王氏偽也,天命非在”這樣直白地指出王莽未受天命的讖緯,他這還是頭次聽到。儘管不信讖緯之說,他仍不由問道“敢問張公,王氏偽也,出自何經?”

“我所習者,《包元太平經》也。”

果然猜料對了,這個張曼,就是當下的“太平道”信徒,是甘忠可這1系傳下來的信眾。

曹幹說道“這本經,我有聽聞。成、哀之世,曾有甘忠可及其弟子,以此經獻朝廷,哀帝因是改元,重受天命。……張公,此經中有言王氏偽也?”

“君知甘師與吾經?”張曼略有詫異地說道,旋即收起驚訝,也沒問曹幹是從哪裡知道的這本經書和甘忠可等的故事,畢竟成、哀之際距離現在只有12十年,曹幹雖是年輕,然其知書達理,不是1般的鄉農,那麼聽聞過此經和甘忠可等的故事亦就實屬尋常,頓了下,他撫摸著鬍鬚,接著說道,“吾經中言‘王者行道,天地喜悅;失道,天地為災異’,王氏若竟天命之垂青,自其當政,天下焉會災異不絕?其餘不論,只此1點,其即偽也,非天命之在!”

曹幹聽明白了。

《包元太平經》中,實無“王氏偽也,天命不在”的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