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8章 兩目棋的差距

隨著去日本比賽的日子臨近,李小強再次開始了緊張而有序的備戰。現在的李小強心態很好,再不會為了勝利去挖空心思想很多歪門邪道了。以前的李小強渴望勝利,需要勝利。那是因為勝利可以給自己帶來更多的機會。對於一年前的李小強來說:“機會大於一切。”

現在的李小強好像已經有了很多的機會。不過他同樣渴望勝利,當然,和勝利相比,李小強更注重自己整體實力的提升。在李小強看來,現在每一場高水平的職業比賽,都是對自己真實水平的全面檢閱。在棋盤上儘量展示自己真實水平,是李小強對自己的唯一要求。

參加完“富士通杯”前兩輪比賽後,聶旋風,馬小飛他們已經回國。在4月份的中下旬,擂臺賽的任務再次成為國家圍棋隊的重點。在這個年代,國際比賽非常有限。整個國家隊主要圍繞國際比賽來運轉,這在國內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聶旋風是擂臺賽的主帥,也是國家圍棋隊的總教練。看到他在安排自己的備戰事宜,李小強心中升起了很多感慨。在中日圍棋擂臺賽上,聶旋風一直是中國隊的“鐵主將”。他曾經多次表示,當這個主帥太累了,希望自己能夠“休息一兩屆”。

說實話,前世的李小強看到型別的報道以後。總覺得這樣的話有點矯情。

“不就是下幾盤棋嗎,累什麼累?一年就下那幾盤棋,也好意思喊辛苦……”

現在的李小強覺得,聶旋風含累是有道理的。他這個累,是心累。

擂臺賽是團體比賽。在這個年代,大部分中國棋手都不會僅僅把比賽當成自己的事,而會把比賽當成“國家”的事。自己的比賽要操心,隊友的比賽同樣要牽掛。一屆擂臺賽往往貫穿大半年的時間。如果一直操心,一直牽掛,喊一下累也很正常。並不能說人家矯情。他這個累,是責任心帶給他的。

李小強當然沒有這樣的覺悟。只不過,當他想起這件事情的時候,求勝慾望好像更強烈一點。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下一個對手。

李小強的下一個對手,就是日本的羽根正泰九段。

在中國,羽根正泰九段應該算是小有名氣。這一切,都是因為他下的一盤棋,他和聶旋風下的一盤棋。在真實的歷史中,就是他,終結了聶旋風在擂臺賽上的11連勝。

聶旋風是一名棋手,他當然輸過很多棋。他影響最大的輸棋,當然是首屆“應氏杯”上輸給曹燕子。那場輸贏的影響之大,幾乎超過大部分職業比賽。從後世的眼光看來,說這場比賽“改變了整個世界棋壇的格局”,應該都毫不過分。就是從那場比賽之後,韓國圍棋走上了快速崛起的道路。而中國圍棋呢,好像就進入了一個“小冰河期”。

正是因為如此,哪怕是過去了20多年,依然有很多棋迷對聶旋風的失利耿耿於懷。聶旋風影響第2大的輸棋,好像就應該算輸給羽根正泰的這盤棋。這盤棋,代表了一個神話的終結。

只不過,大部分棋迷對這盤輸棋還是持寬容的態度。在真實的歷史中,聶旋風遏制了依田基紀的瘋狂連勝勢頭,沒有讓他“一杆清檯”。就已經證明了他的“大心臟”。聶旋風的這盤輸棋,也讓以前籍籍無名的羽根正泰九段被很多中國棋迷熟知。

李小強回想起這段真實的歷史,他突然有個很好笑的想法。他認為,要說這盤棋對誰的影響最大。應該就是羽根泰正先生本人吧。

在圍棋界,一直有種“捅破窗戶紙”的說法。大致是形容高手之間的差距微乎其微。

“馬小飛現在還不是超一流棋手。不過呢,他和超一流棋手之間的水平差距微乎其微。他們之間的水平差距,就像只隔了一層窗戶紙。他什麼時候把這張紙捅破了,他也就是超一流了……”

的確,頂尖高手之間的水平差距,好像就隔了一層“窗戶紙”。有的人很快就可以捅破,有的人要花很長時間捅破,有的人一輩子都無法捅破。

山城宏先生好像就是“一輩子沒有捅破”的典型。馬小飛花了幾年時間,到92年以後,他在中日名人對抗賽上番棋戰勝小林光二。算是正式捅破了這層窗戶紙。

羽根泰正先生呢,他算是一下子就捅破了。只不過,他的難度低一點,他贏了聶旋風以後。算是從日本的“中九”變成了日本的“強九”。

羽根泰正贏了聶旋風以後。他在日本國內的成績突然好了起來。在各個頭銜戰中都表現活躍。和加藤正夫先生連續兩年在日本的“王座戰”上惡鬥。並且終結了加藤正夫先生的王座“九連霸”。在日本,能夠奪得“大三冠”以外的小頭銜,就算是“強九”的標誌。

羽根泰正先生還有個好兒子,他的兒子羽根直樹九段是後世日本“平成四天王”之一。在日本,父子倆都能夠獲得圍棋頭銜,好像也僅此一家,別無分號。單論在日本國內的成就,羽根泰正先生還是比不上他的兒子。如果放在世界棋壇比的話,就憑他贏聶旋風的這一盤棋。他的地位就不會比他的兒子低。

日本的“平成四天王”到了國際賽場後,除了張詡有那麼幾年成績不錯。其他的人……實在是無話可說。

“現在您的對手換成了我,您還有機會捅破那層窗戶紙嗎……”

李小強心中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燒。李小強按照正常的實力分析,哪怕自己輸給羽根泰正先生,他想衝到聶旋風帳下也是千難萬難。

對於這場比賽,李小強還是做了一些具體準備的。他雖然沒有準備“陰招”,不過常規的備戰還是必須的。李小強一直認為,面對重要的比賽,最關鍵是要調整好自己的比賽心理。在職業圍棋比賽中,這個應該比具體的“招數”更重要。準備了再好的招法,如果比賽心理不過關的話。所有的技術動作都會變形。

不過對有些特定的棋手,在比賽前還真的就可以準備具體的招數。例如在擂臺賽上如果遇到武宮正樹先生,他是屬於“以不變應萬變”的那種人。如果輪到他執黑的話。那麼所有的棋手,都會琢磨怎麼應付“三連星”,怎麼對抗“宇宙流”……

羽根泰正先生好像也是這種棋手。這盤棋同樣是他執黑,李小強就知道,自己需要琢磨怎麼應對“高中國流”了。

羽根泰正先生執黑先行,百分之八十以上是用“高中國流”開局。這在圍棋界很多人都知道,李小強想不準備都不行。

“高中國流”佈局曾經在這個年代風行一時。在日本圍棋界曾經做過一個統計,在某一年所有的職業比賽中,使用“高中國流”開局的,勝率居然達到了百分之五十九。說實話,這是個非常恐怖的數字。使用一個佈局套路,居然能夠讓勝率接近6成。是這個佈局套路非常好用,非常有威力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