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1章 “棋運”之戰

等一幫國少隊成員興致勃勃的離開,準備立刻去體驗一下“最先進的打譜方法”之後。方老和張志東從另外一個房間閃了進來。

“哈哈哈,小強你這傢伙,真是笑死我了。你實在是……”

張大記者很誇張的捧著肚子,一副很“蛋疼”的模樣。旁邊的方老雖然也是面對笑容,不過他還是擔心的詢問道:

“小強,雖然這樣一來,我們的工作可以做得更周全,將來下出的結論,可能也更經得起推敲。但會不會影響其他孩子的學習啊?這些孩子畢竟都是我們中國圍棋的寶貝,他們現在的任務,還是要以漲棋為主要目標的。”

“方老您就放心吧,我告訴他們的讀棋方法,應該還是有點用處的。用這樣的方法去打譜,我認為至少沒有壞處,您說是吧?”

“噢?難道你自己在打譜學習的時候,還真的就是這樣做的嗎?”

面對兩人略帶八卦的詢問,李小強沒有直接回答,他突然之間陷入了沉思。

真要說起來,“如何有效的提高自己的圍棋水平?”應該是每個圍棋愛好者都非常感興趣的話題。無論是普通棋迷還在職業棋手,內心應該都會有一個“高手夢”。但要怎樣提高自己的圍棋水平呢?還無非只有那麼有限的幾種方法。而其中最常見的,也就是“實戰”和“打譜”兩種方法。對於這一點,職業棋手和普通棋迷應該是一樣的,從單純的“學習方法”上面來看,還真的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李小強甚至覺得,相比於業餘棋手,職業棋手可以選擇的學習方法其實更少。例如一位業餘初段水平的圍棋愛好者,他如果有心想提高一下自己的圍棋水平,他除了可以打譜,除了可以找人實戰,他還可以找到很多“工具書”。例如他可以找到一本“中級手筋”或者“中級官子”方面的書。如果他有心去認真專研一下的話,再配合相應的實戰。那他的圍棋水平,肯定蹭蹭的往上漲。

但是職業棋手呢?應該就沒有這個方面的“福利”吧?他哪怕就是翻看一本“高階手筋”,恐怕裡面的絕大部分手段,他應該都知道吧?

就拿李小強自己來說,當他3年前剛剛成為職業棋手的時候。可以供他學習的地方很多。他可以像海綿一樣,瘋狂吸收各種有益的東西。培養出自己的“職業素養”,從而完成“業餘高手”到“職業棋手”的蛻變。但是現在呢?一般日本“中九”的棋譜,對於他的提高,作用應該微乎其微了吧。

再說得極端一點,假設某位棋手已經成了“天下第一高手”。那麼從理論上說,周圍人下的棋譜,水平應該是不如他的。例如巔峰時候的李石佛,他除了比賽以外,平時肯定也要打譜的。那麼他打其他人的棋譜。不可能總是在“學習”吧?

“打這張棋譜,我是把他當成自己的對手。透過他的棋譜,我分析他的思路,我尋找他的破綻……”

李小強認為,用這樣的指導思想去面對一張棋譜。沒準你的收穫會更多。“讀棋”的時候就是這樣,自己算不算“高手”不管他,至少在打譜的時候,先在內心把自己當成一位“高手”再說。

以上這些,也算是李小強的“歪理”吧。當他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後。方老這才放下心來:

“呵呵,那就好,那就好。我原本只是擔心,要認真研究這些古譜的話,會不會耽擱那些孩子自己的修行。既然小強認為不會,那我也就放心了……”

“聽起來倒也像那麼回事。不過我說小強,你說的這種‘讀棋’方法,到底靠譜嗎?”

開口說這話的,那自然只能是張大記者。自從兩人越來越熟悉後,他現在已經習慣了和李小強唱反調。雖然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他都會是認輸的那一個。不過張大記者依然樂此不疲。

李小強看了張志東一眼。這次罕見的沒有反擊。對於這樣的東西,李小強當然沒有把握。圍棋這種東西,好就好在它的“模糊性”。在很多情況下,就連具體的圍棋招法,都不存在“唯一正解”。更別說這樣一種東西了。

李小強還發現:說到“讀棋”,和中日棋手相比,反而是很多韓國棋手有自己的獨到之處。這可能算是一個有趣的地方。

首先是趙治勳,他雖然是日本六超之一,但他本身是韓國人。趙先生是最看重“讀棋”的明星棋手之一。他在很多的場合,都反覆強調了“讀棋”的重要性,他甚至將自己取得的所有成績,都完全歸功於“讀棋”。

“我的天賦其實很一般,我的棋其實不厲害。我之所以贏棋,只是因為我‘讀棋’比對手深而已……”

第2位“讀棋”非常有特點的韓國棋手,那就是劉昌赫九段。他反覆強調的“棋譜快打”先不去說它。這其實也是“讀棋”的一種。另外他還有一個獨到的本事,就是非常善於“有針對性的讀棋”。

例如他在快棋比賽以前,能夠針對趙治勳的習慣,有預謀的準備一把“飛刀”。這就是他的“針對性”,這就是他“讀棋”的本事。仔細觀察他的職業生涯,其實也可以發現他這個特點。

例如在劉昌赫九段的職業生涯巔峰期。那正是韓國圍棋最輝煌的年代。就算是在他們國內,曹李二人的“師徒爭霸”才是真正的主流。但劉昌赫依然能夠穩穩的佔據一席之地。有那麼幾年,韓國國內的頭銜,基本都被曹李二人瓜分了,但其中獎金最高的“王位戰”,就一直保持在他的手裡。

這就有點像當年的藤澤秀行先生了。當年藤澤秀行先生獨霸日本“棋聖”頭銜的時候,被人諷刺為“一年只贏4盤棋的好漢”。但兩人的具體情況,還是有所不同的。

藤澤秀行“只贏4盤棋”,那是因為他當時的年紀大了,在加上身體不好,一直受到癌症的折磨,再加上他還有酒癮。因此他沒有精力在其他比賽中取得好成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