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4章 鬥志昂揚

當李小強丟擲自己精心炮製的“曹燕子專輯”之後,他繼續在“天元戰”的賽場上高歌猛進。真要說起來,“高歌猛進”這個形容詞其實不合適。他只是在8強戰中再次戰勝對手,順利的挺進4強而已。

當然,由於對手早早就出現失誤,他的這盤棋贏得比較輕鬆。並且是4盤棋中最早結束的一個。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現在的李小強,還真的給人一種勢不可擋的感覺。比如“申城晚報”,在這份報紙上,對於圍棋賽事的報道還是非常熱心的。其中主要的撰稿人,那當然就是張大記者。

張大記者也算是臉皮厚,節操什麼的根本看不到,文章的傾向性特別明顯。好好一個“天元賽”,差不多被他變成了“李小強專輯”。

李小強透過第1輪,是“延續了目前的良好狀態”。透過第2輪,是“繼續高歌猛進”。這才剛剛透過第3輪——張大記者的文章標題已經想好了:

“李小強已經勢不可擋……”

比賽大廳內,李小強在,靜靜觀摩另外一盤比賽。由於他自己的比賽結束得早,等他和對手覆盤以後,其他3盤比賽都還沒有結束。李小強現在看的這盤棋,其中的勝者將是他下一輪的對手。當然,李小強並不是因為這個才認真觀戰的。

因為這一盤棋,才真正是8強戰中最引人關注的,也是最有看頭的一盤棋。這一盤棋,是聶旋風VS江祝久。

這兩位棋手,都是第1屆擂臺賽的主要功臣。聶旋風不用說了,江祝久也就是從第1屆擂臺賽開始,圍棋水平在迅速而穩定的提高。在這幾年中,他雖然沒有獲得過大比賽的冠軍。不過在任何比賽中,他都能夠穩穩的進入前幾名。競技狀態相當穩定。穩居中國圍棋“五虎上將”之列。

“小強,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你下一輪的對手應該是聶旋風吧。我的看法正確嗎?”

“呵呵,你太小看江小二了,我看啊,這盤棋聶老師夠懸。他能不能贏下來,主要還是看他後面會不會走神了。”

李小強的棋沒有看完,就有工作人員過來通知李小強。說是華領隊羅教練他們“找你有事”。既然是“領導找談話”,那他當然要第1時間趕過去。就在離開賽場的路上,張志東和李小強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

要是時間推後10多年,李小強敢說人家“二”,那絕對是罵人的話。但他現在這樣稱呼江祝久,就沒什麼人有意見了。他這個“江小二”的稱呼,其實是有來歷的。首先一點,是因為江祝久在家裡排行第2,他的哥哥也是一位職業棋手。但這個還不是最關鍵的。這個稱呼的來歷,其實還是要從第1屆擂臺賽說起。

在第1屆擂臺賽上,江祝久創下5連勝的佳績。而其中最關鍵,也是最重要的一盤。當然應該就是他的第1個勝局。他贏日本依田紀基的那盤棋,不僅是他個人的第1盤贏棋,其實也是中國隊的第一盤勝利。

大家都知道,依田紀基先生,那是被中國棋迷稱呼為“依田老虎”的。江祝久將依田斬落馬下後,當時就有媒體把他稱之為“打虎英雄”。這下應該都清楚了吧?在中國,最出名的“打虎英雄”是誰呢?那當然就是水滸傳中“三碗不過崗”的武松武二郎。

“江小二”的來歷,其實就是這個意思。

江祝久的棋風和他的人一樣,同樣是非常彪悍。有人曾經這樣形容過他的棋風:“一般人是對手一刀砍來,先躲閃或招架,然後再反擊。而江祝久則是你一刀砍來,他不躲閃招架,反而也一刀砍去。比的,就是誰的刀快,誰的神經強!”

李小強認為,這樣的形容,還是非常形象和貼切的。

“我說小強,你就專門和我唱反調是吧?那麼多高手都一致認為,棋下到這個時候,老聶的形勢佔了明顯上風。你怎麼反而認為他贏棋夠懸呢?你總要說說你的理由吧。”

“哈哈,同樣是一盤棋,我看到的東西,當然不是你這種低手能看到的。你可能沒注意吧,在我們離開之前,江老師一直在給聶老師下套呢……嗯,到目前為止,我認為聶老師還沒有覺察……”

“哦,還有這樣的事?”

“這是當然的,我李小強是什麼人啊?平時最喜歡做的事,就是給人下套……呃,僅限於在棋盤上啊。他的這個陷阱,還是要從聶老師的一步‘飛補’說起……”

李小強說的“飛補”,其實就是圍棋中“補斷點”的方式。所謂“棋從斷處生”,那麼反過來考慮,圍棋中的“補斷”也是非常必要,同樣也是非常講究的。最好的“補斷”方法,就必須在“乾淨”和“效率”之間找到一個平衡。各種“補斷”方法其實無所謂好壞,你只能根據棋盤上的形勢,選擇一種補法。

例如這盤比賽。由於聶旋風的“補斷”發生在序盤階段。在周圍暫時還沒有什麼問題的情況下,他選擇了一步效率更高的“飛補”。當然,圍棋就是這樣,你的棋效率高,那麼棋就要薄一點。換句話說,在“棋形”上可能就有破綻。當然,這樣的破綻非常細小,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要抓住這樣的破綻,需要做很多的準備工作。所謂“瞄著對手某某地方的弱點”,大致就是這個意思。

李小強在看棋的時候就發現,江祝久後面一系列招法,表面上都是正常的進行。但從他很多的區域性下法來看,他就是“瞄著對手那個飛補的弱點”。因此李小強會說:“他正在跟聶旋風下套呢”。更重要的是,李小強從聶旋風一系列的應對來看,他好像還真的沒有注意那個細小的破綻。

正常來說,高手行棋,往往對棋形上的弱點特別敏感。自己有破綻的話,那更是會想個辦法補齊它。像聶旋風這樣的頂尖高手更是如此。他們的破綻,不是那麼好抓的。現在連李小強都能發現聶旋風的破綻,而他自己卻沒有覺察。這當然不是說李小強的水平已經比人家更高了。這其實只說明一個問題,聶旋風在這盤比賽中,他的投入程度不夠。

在這樣一個年代,聶旋風在對待國內比賽和國際比賽,他的態度是不同的。很多人都不理解這點,認為不就是下幾盤棋嗎?說這樣的話,是不是有點故作玄虛了。其實不是這樣的,這樣的連續作戰,如果他每盤棋都全身心投入的話。強度也是非常大,他的身體根本吃不消。林海峰先生就曾經說過,自己每下完一盤“兩日製”的比賽,體重都要減輕好幾斤。作為職業棋手,聶旋風當然也是每盤棋都想贏,但是在具體對待不同的棋局,他投入的體力和精力還是有所不同。

關於這一點,從他這幾年的比賽成績也能夠看出來。他在國際比賽的成績,往往要比他在國內比賽的成績好得多。

無法做到全身心投入的話,棋的感覺就沒有那麼敏銳。要麼就是容易出現“緩手”,要麼就是“麻痺大意”。李小強今天發現的,可能就是第2種情況。

“哈哈,看你分析得頭頭是道,聽起來也像是那麼回事啊。不過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我就搞不懂了,你是怎麼知道這一切的呢?”

“嘿嘿,這就是我們之間的差距懂嗎?每一個人下棋,其實都有自己的思想,或者說,都有自己的個性。像你這樣的普通人,當然只能看到他們的招法。而我李大天才就不同了。我在他們的招法中,能夠看到他們的個性,能夠看到很多隱蔽的東西……”

張大記者仔細打量著正在自吹自擂的李小強。在這一刻,他覺得有點無語,他決定放棄和李小強的爭論。他甚至伸出一個大拇指在李小強面前比劃了一下:

“你牛,你牛……”

“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