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穿成通房後我跑路了 第75節

拿到翠翠的身契後,她託李瑜把翠翠的奴籍轉換成良籍,算是成全主僕一場的緣分。

李瑜並未推辭,反正她回京的路上也需要一個婢女伺候著,那就帶回去吧。

把翠翠的戶籍和路引辦理好後,一行人啟程回京。

在回京的那天寧櫻的心情有些複雜,當初她絞盡腦汁要逃離那個牢籠,結果兜兜轉轉,現在又要折返回去了,且還是心甘情願。

她當初估計死也想不到會有今天吧,但她更明白,今天的回去,是為了將來能飛得更遠,更高,更自在。

為了能與這個特殊的時代言和,她選擇了一條捷徑。至於結果如何,人生哪有那麼多預知呢,總要去拼一把才知道值不值。

回京的路途遙遠,車馬勞頓,總歸來說是順利的,無需詳敘細節。

直到他們抵達京中已經是入秋了,路上李瑜已經跟太史令陳家透過書信,故而他們一進京就直奔陳家。

那天恰好是休沐,陳謙夫婦接到僕人通報,趕忙將李瑜等人請進前廳。

夫人趙氏已經提前收拾好院子供寧櫻主僕入住,李瑜和陳謙則在前廳商事。

那陳謙四十有餘,白白淨淨的,生得富態,留著八字鬍。

當初李瑜問他願不願意喜當爹,他跟夫人趙氏合計了一番,覺得可以成全這樁美事,便應承認領寧櫻,算是收個義女這麼想,並且連名字都取好了,叫陳英。

李瑜同他商議一番,提到秦王時,陳謙多少還是有些擔憂,“若到時候秦王帶人上門來,我又該如何是好?”

李瑜笑道:“我爹最愛面子,他不會親自上門的,多半是慫恿我阿孃走夫人的門路。”

陳謙:“如此更好,走內宅的門路倒容易應付過去。”

與此同時,內院裡的趙氏正同寧櫻說著話。

她也聽過寧櫻的名聲,今日一見,倒覺得自己淺薄了。因為那女郎氣質溫婉,生得也雅淑,言行舉止絲毫不輸大家閨秀,由此可見被李瑜嬌養得好。

趙氏安頓的院子頗清淨,房裡女郎家用的物品一一俱全,女主人也不端架子,說話隨和,是個直爽人。

寧櫻很滿意在這裡暫住。

待李瑜和陳謙談妥後,去內院跟寧櫻道別,讓她有什麼只管開口,無需顧忌。

寧櫻點頭。

眼見天色不早了,李瑜還要回去應付,臨走時寧櫻忽然喊了一聲,李瑜頓身看她,寧櫻想了想道:“郎君一路辛勞了。”

李瑜回道:“定不負阿櫻重託。”

寧櫻抿嘴笑,李瑜也笑了。

那男人並未逗留多久,便匆匆離去。

寧櫻站在屋簷下看他走遠,其實很多時候若換位思考,她是沒有李瑜那般有勇氣去抗爭的。

就算在現代,她也拿不出為一個男人義無反顧的熱情。

可是他能,那個隨心所欲,意氣風發的男人蘊藏著她看不到的力量。

他既可以循規蹈矩,同時也擁有打破陳規的魄力。

那種魄力促使他領著一群銳意激進的年輕人給大雍注入了新的活力,推進了一場波瀾壯闊的制度改革,為後來的嘉和盛世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開年離京到入秋歸來,這幾個月郭氏委實擔驚受怕,故而聽到李瑜回府後著實高興不已。

李瑜一入府門就朝福壽堂奔去,同自家老孃請安。

數月未見,郭氏激動得熱淚盈眶,拉過他的手道:“瞧瞧你,竟去了這麼久才回來,讓老孃我擔心得夠嗆。”

李瑜道:“孩兒不孝,也不知這些日阿孃身體可安好?”

郭氏拿帕子拭眼角,“好,就是你離京的日子,我日日惦記著,生怕你在外吃了苦頭。”

李瑜咧嘴笑,母子二人坐下說了許久的體己話。

長春館的李競得知他回來,也過來探情形,兄弟二人嘮了陣家常。他似乎知道些什麼,偷偷拉過李瑜問:“你去揚州做什麼?”

李瑜愣了愣,知道肯定是張勝告訴他的,便忽悠道:“辦點私事。”

李競皺眉,卻也沒有多問。

傍晚秦王過來用晚飯,一家子坐在一起熱熱鬧鬧。李瑜跟他們講了許多在金陵的事,絕口不提揚州。

秦王只覺得自家崽出去一趟,長了不少見識,捋鬍子道:“看來還是得多出去走走,見識多了,眼界也要開闊些。”

李瑜點頭道:“今年兒已經弱冠,也該出去闖一闖了,明年就上奏聖人,自請離京外任。”

此話一出,郭氏不滿道:“好端端,離京作甚?”又道,“你還年紀輕輕,多在朝中歷練些時日再出去也不遲。”

李競也道:“是可晚些再出去,且外任需得三五幾年,回一趟京可不容易。”

秦王道:“那就在京畿片區好了。”說罷看向李瑜道,“你若真打定主意要外任,我什麼時候進宮跟聖人下盤棋嘮嘮,說不準他就允你留在京畿了。”

李瑜看著他們笑,現在父慈子孝,估計等會兒就得變成仇人了。

想到等會兒要氣兩個老人家,李瑜忙給秦王夾菜,讓他多吃點。

秦王一點都沒察覺到苗頭,倒是李競,隱隱覺得自家兄弟多半要幹壞事。

一家子酒足飯飽後,又坐在一塊兒嘮了許久。

李競覺得疲乏,便和秋氏先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