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零七章 金山賭穢(2)

“東家你真得要去二道河子麼?這可不是什麼好地方啊,聽說那附近有個挺大的金礦。”

“王管事,您這是什麼意思?那二道河子既然盛產黃金,就該是處寶地啊!為啥說不是好地方呢?”

無怪楊從循有此疑問,蓋因全國各地黃金儲量豐儉懸殊。

比如中國最大的黃金產區是山東礦區,其產金量可以佔到全國總產量一半以上。

其次則有遼西走廊礦區,滇黔桂礦區,川西和秦嶺礦區。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山東人,楊從循可是聽家中長輩講過不少一個原本生活在黃金礦區的貧苦山農因為在田間鋤地時,偶然間撿拾到一塊狗頭金(一種天然狀態下形成的高純度金塊),而一夜暴富的傳奇故事。

地下有金子就有大筆財富,這點總該不會錯吧?

聽了楊從循的反詰,王管事苦笑一聲“東家您說得在理,有黃金就有財富。只是有些時候,有財富卻未必是福氣啊。”

王管事告訴楊從循,這山東礦區所產的黃金,大多都是產自礦洞的礦金。

而遼西礦區的黃金卻多是產自河床上的沙金。

這礦金與沙金最大的區別就是開採礦金所需的人手不用太多。

畢竟地下的金苗礦脈就只有三四丈寬,有個三四十個礦工下井,循著礦脈橫斷面採礦掘金就足夠了。

不是礦脈的地方就不會有金子,就算挖出來也全是毫無價值的石頭。

可採沙金不是這樣。

只要一條河的河床中曾現過黃金,那整條河從上游到下游,幾十上百里的河床上都有可能產金。

當然了,不同河段的產金量肯定有多有少,這要靠淘金者的眼力和一點運氣。

想開採河金,就得靠淘金工站在齊膝深的河水裡,拿著淘金的篩子一點一點得濾盡河床上的泥沙。

這樣才能把河沙當中埋藏的沙金一點一點的收集起來。

(金子的密度大,總是最先從懸浮河沙的河水當中沉澱下來)

自不必說,開採河金顯然需要大量的人手。

“東家,山東地界上的大小產金洞都由官府在打理,這下洞挖金的礦工也是吃著皇糧的傭工。

雖然下井挖金的差事既辛苦又危險,但只要人別老走背字兒,多少都能掙些錢回來將養家室。

可關外這些產金的大河卻全都由大礦主和當地土匪在把持!”

聽王管事講,那些去應募淘金客的全是一些走投無路的赤貧之人。

這些人除了替人泡在河水裡淘金,別無其他活路。

因此,那些招募淘金客的金礦主也格外不拿這些淘金客當人看,常常僱傭當地山上的土匪來時刻監視這些下河淘金。

一旦現有人私藏淘選出來的沙金就立即格殺,還要將屍體用木樁懸吊在河岸邊作為警示。

然而這淘金客從暮春直到初秋(剩下的時間太冷無法下河),幾乎大半年都得見天泡在齊膝深的河水之中。

想要讓人下河遭罪吃這等辛苦,就得將出白花花的銀子當工錢才成。

聽王管事說,那些金礦主給出的賞格是‘一兩金,一兩銀’。

只要淘金客能從河床上收集到一兩金子,就能從礦主這裡換到一兩銀子的工錢。

照理說這金礦主給的工錢不算低,像尋常的三口之家有個二三兩銀子就足夠吃喝一年。

可那些金礦主並不希望手下的淘金客能掙到足夠的工錢離開。

畢竟這開採河金需要很多人手,大量淘金客離開會導致河金產量直線下降。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