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36章 儲君

群臣皆覺有理,紛紛稱是。柴瞻沉吟片刻,“殿下之意,是要再撥些禁軍往邊境?”

顧星漠點頭。

“殿下屬意,先解決哪方?”

“白國。”

鳴鑾殿中半刻緘默。

“南境乍看是與白國相抗,實是對抗兩國。”終聽一直沉默的紀平開口,“白國南部的蔚國駐軍已經全線出動,論兵力,與增援後的我方南境軍不相上下。既要先挑一方拿下,自然要選最弱的一方。”

顧淳月自朝議開始便盼著紀平不要開口。

時歲流淌,他越地像紀桓,不開口已如深水叫人難安,一旦開口,真不知打的什麼算盤。

偏謙和如昔,滴水不漏,不像有任何盤算。

“那紀大人以為,該選哪方?”顧星漠回頭,十分順暢改了素日裡“姐夫”之喚。

“西邊。叛軍之中,烏合之眾不在少數,我方又有沈疾、薛戰兩員大將坐鎮,一旦兵力到位,攻無不克。”

群臣深覺有理,又紛紛稱是。

顧星漠若有所思,“大將軍以為如何?”

柴瞻撫須,“其實依臣之見,維持現狀觀其進展,再行調兵,最為穩妥。”

顧星漠拜向淳月和顧星延,“臣弟之所以傾向南境,因其雖是兩國聯軍,不若一國軍兵配合默契,其實有機可乘。但紀平大人所言,不無道理;大將軍之意,於國都穩定、社稷穩固最益。最終定奪,還看長姐與七哥。”

寧王看向顧淳月,顧淳月接其眼鋒,兩人達成共識。

“且先依大將軍意思,維持現狀,下回合軍報傳來,再做定奪。”

時近正午,柴瞻並紀平領群臣散。紀平走在最後,剛要轉身,淳月微啟口想問他是否留下用飯。

她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他向來注意,餘光瞥見了,笑笑,還有公務要處理的意思,揖了一禮,轉身離開。

淳月望著他背影許久無言。

“朝堂事素講秉公,便是君上與中宮,該為君臣時,也不會囿於夫妻情面。”但聽寧王在旁柔聲,“長姐無謂憂思。”

顧淳月是不在人前露軟露怯的性子,聞言整理心緒,很快恢復神采,“七弟取笑了。本殿憂思,只為家國社稷。”

寧王不再說什麼,轉向顧星漠,“說好的垂簾聽政,這般貿然出來,可是已不將兄姐放在眼裡了?”

垂簾聽政四字本就是揶揄,配以顧星延歷來灑脫不羈,整段“問責”都似玩笑。

顧星漠便露出一個更符合其年紀的笑容,揖道“兄姐饒命,臣弟知錯。只是事涉九哥,臣弟實不願臣工們因他不在、對朝廷此番應對多有微詞。”

寧王反手摸出藏在座椅下的摺扇,抖開搖起來,“一手帶大的就是像。你啊,如今行事作派全隨了君上,還臣弟,說是半子也不為過。”

半子,半個兒子。淳月蹙眉,“說多少回了,玩笑也要講分寸,堂堂親王,像什麼樣子。”

“長姐教訓得是!”寧王笑告饒。

淳月深看一眼小漠,“以後不可再自作主張。”

小漠也應是。

殿內兄友弟恭,大殿之外,臣工們亦三三兩兩邁出正安門。

“有寧王殿下和長公主在,君上仍準了十三殿下聽政,不乏深意啊。”

“君上膝下目前只嘉熠公主一位嫡長女,國本無定,難說——”

第三名文官輕嘶一聲,“大前年十三殿下夕嶺中箭,便有傳,是其他幾位王爺存心試探君上多年養殿下在夕嶺,非因其體弱多病,而是栽培,成其文武韜略。”

“那這儲君之位——”

便在此句呼之欲出的瞬間,紀平經過,淡淡道

“家國不寧,君上在外運籌征戰,幾位大人卻於宮門下討論國本之定,是否,有欠妥當?”

幾人都比他年紀大,在朝時長卻比他多不了幾年,蓋因紀平入仕早,迄今也逾十年了。兼紀之一姓,於此國舉足輕重,他平素行事又得人心、政績更是昭昭,這般開口,不像責問,更似提點。

“紀大人提醒得是啊!”一人忙順杆下。

“我等也是憂心社稷、又慮君上安危,失言,失言啦!”

喜歡青川舊史請大家收藏青川舊史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