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零一章 召見馬芳

“說起來,張大人到底去哪兒了?這都半個時辰了,歷練小輩也不是這麼個歷練法。”

如是又過了一盞茶的工夫,張四維慢慢皺緊了眉頭,就算是要培養申時行的威望和能力也不是這麼個培養法,呂調陽在一旁緩緩開口。

“據張大人的僕人所說、似乎是去面聖了,只是陛下恰好正在召見另一位大臣,因此時間拖得久了些。”

這在內閣幾乎是一個眾所周知的秘密了,每當內閣在改革和重大決定上舉棋不定之時,張居正就會到朱翊鈞的寢殿裡喝上幾個時辰的茶。

朱翊鈞的經驗和才能遠不如張居正,但憑著穿越者的見識和自己在廣西搞走私、下南洋的經歷,朱翊鈞總能說出些讓張居正眼前一亮的想法,這就大大拓寬了張居正的破題思路,很多時候都能收到比他自己冥思苦想更好的效果。

朱翊鈞提出一個偉大的構想和框架,張居正把方案修改成他認為合適的樣子,而後憑自己的能力和威望完善並落實,這就是君臣二人六年以來的相處模式,脆弱卻有益的政治聯盟。

張四維的笑容突然變得意味深長起來,撇下所有人自己去面聖、還是在這種時候,看來輔大人最近的壓力不是一般地大啊......他突然看著呂調陽笑呵呵地開了口。

“說起來,輔大人最近面聖的次數似乎有點過於頻繁了啊?是不是家裡......”

“唉,年紀大啦~這人一老就容易犯困......”

不等張四維把話說完,呂調陽忽然打了個長長的呵欠,自顧自地把頭垂下沉沉睡去。片刻之後還傳來細微的鼾聲。

相當明顯的表態,呂調陽連跟張四維討論這些話題的興趣都沒有,他現在已經無心黨爭了。

大家黨派不同、中舉之年不同、連曾在一個部門裡的同僚之誼都沒有,我跟你張四維有什麼好說的?張居正就是我們之間唯一的聯絡。

反正老夫再過幾個月就要辭官回鄉抱孫子了,不要再拿黨爭這種麻煩的事情來試探我老人家!有本事的直接去隔壁找申時行和張居正!

見自己的試探被頂了回來,張四維倒也絲毫不著惱,繼續笑呵呵地端著茶盞慢慢品茶,只有眼中隱蔽地閃過一絲晦暗的光芒。

還不到時候,張居正一黨的核心人物還頗有幾個身居高位的,但他們也撐不了多久了。

再等等,等老一輩的重臣全都告老還鄉,而申時行這樣的新秀還沒成長起來的青黃不接之時,就是我晉黨上位的最好時機......

與此同時的另一邊,靜候在養心殿外的張居正終於沉不住氣了,他忍不住看向站在一旁的宦官。

“被陛下召見的大臣到底是誰?這都已經過去整整一個時辰了,究竟是誰能得陛下這般看重?”

據他所知,朱翊鈞確實有私下召見大臣、和朝廷要員培養感情的習慣,但能有幸得到天子召見的官員並不多,而且一般只是簡單喝杯茶或下盤棋,連留對方用膳都極為罕見。

今天這人進去都快一個時辰了,陛下還因此把所有內侍都趕了出來,只留自己最信任的內侍高要在一旁伺候,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張居正揉了揉不住跳動的右眼皮,不知為何,他現在心中那股不祥的預感越來越重了。

“張大人還請稍等,陛下在召見即將上任宣府總兵的馬芳馬大人,應該是想多瞭解一些俺答汗入寇的情報,最近得陛下召見的武將勳貴也蠻多的。”

守在養心殿外的小太監是太后的親信,太后對張大人的看重所有宦官都看在眼裡。

因此張居正一開口,小太監就立刻將自己知道的所有訊息和盤托出,連一絲猶豫都不帶的。

隨著這些年天氣逐漸變冷,草原上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難過了。

不僅狼群襲擊牧民的次數大大增加,就連遊牧民的噩夢——雪災也出現地越頻繁,每年都有許多不知名的中小型遊牧部落悄無聲息地被大雪在寒冬中掩埋,就連俺答汗的部落也遭受了重創。

比起農耕,遊牧是一種低產且特別不穩定的生產方式。

農民可以趁豐年把多餘的糧食囤在糧倉裡,牧民們全部的身家都寄託在那些牲畜身上,一場大雪下來,他們所有的財產就會變成一具具冰冷的屍體。

糧食放個兩三年也能咬牙嚥下去,牲畜死上三天就開始招蒼蠅了,不出幾天屍體就會變成一攤完全無法食用的爛肉。

生肉即便在寒冬中也無法長時間儲存,要把肉類加工成可以長期儲存的肉乾又需要大量的鹽。

鹽這東西即便在中原價格也是居高不下,晉商雖說也會走私一部分到草原上,但就以大明對蒙古貿易制裁的力度,走私過去的那一點食鹽也不過是杯水車薪。

所以往往是草原上一鬧災荒,蒙古人就立刻糾集族人南下劫掠漢民,災荒鬧得越頻繁、蒙古人來得也就越頻繁,到了俺答汗的時代,蒙古人都開始跟河套漢人搶地種了!

可大明現在根本騰不出手來對付俺答汗,對大明來說,最好的處理方法是控制戰爭的規模,在萬人以下的小型戰役中給俺答汗以迎頭痛擊、讓那個草原蠻子知難而退。

如果以此為作戰目標,那天底下就沒有比馬芳更適合擔任宣府總兵的了。

馬芳原本是大同總兵,《明史》稱其“大小百十接,身被數十創,以少擊眾,未嘗不大捷。擒部長數十人,斬馘無算,威名震邊陲,為一時將帥冠”。

與大明以往所有的九邊守將都不同,馬芳多年來時常命親兵化裝混入被蒙古軍擄走的逃難百姓裡,趁機混入蒙古軍中收集情報、以重金收買賄賂俺答汗的親信,讓他們嚮明軍透露俺答汗部隊的動向。

在得到大量真實可信的情報支援後,馬芳精心訓練了一批“家兵”,以少則三十人、多則上千人的小型馬隊滲透到蒙古草原上,對零散的蒙古部落持續進行報復式襲擊。

幾年下來馬芳搗毀蒙古部落無數,屢次重創蒙古軍隊,連草原梟雄俺答汗也不得不暫避鋒芒,將襲擾的重點逐漸轉向延綏、寧夏、甘肅等地區。

九邊百姓紛紛讚揚“勇不過馬芳,霸不過項王”,馬芳在邊疆的赫赫威名於此可見一斑。

喜歡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請大家收藏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