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話說相聲

生命在於幽默和諷刺

一般人都認為相聲的題材是很廣泛的,其實不然。

比如去年(1992年)是電影的黃金年,出了一大批主旋律影片:《周恩來》《大決戰》《烈火金剛》……大家都覺得不錯,我也覺得不錯,但你能把這種題材改編成相聲嗎?

去年“禹王亭杯”相聲徵文就出過一篇“歌頌”老一輩革命家的作品:

——“朱德同志凝視著遠方,似乎又回到了兩把菜刀鬧革命的遙遠年代……”

——“哎,兩把菜刀那是賀龍!”

——“那朱德是幾把?”

——“四把……哎,朱德沒用菜刀!”

——“哦,板斧?”

——“對,兩把板斧……那是李逵!”

讓您說說,這多少有點兒不夠嚴肅吧?

所以相聲的題材是很受限制的,一般應是喜劇題材,至少要有喜劇因素,否則就會費力不討好。可惜相聲的這種特殊規律往往不被重視,一提“主旋律”就好像什麼藝術都應該以歌頌為主,並不考慮有些藝術(如相聲、漫畫、諷刺詩)的生命就在於諷刺與幽默。

近年來我和姜昆的作品大部分都不能算是“歌頌型”的,以至有人在報上批評我們是在“抹黑”,說看了之後令人“氣憤”——相聲不讓人開心,倒讓人“氣憤”,這我也是頭回聽說。其實我們並不反對“歌頌”,世界既有光明也有黑暗,人生既有歡樂也有煩惱,誰不熱愛光明、嚮往歡樂,而願意整天在那裡揭露這個、諷刺那個呢?迎亞運,盼奧運,抗洪救災,家庭和睦……其實這幾年我們也寫過一些“主旋律”作品,只是都不大成功,是沒找著規律,還是根本違背了規律?

從歷史上看,“歌頌型”的相聲也不少,但成功的卻不多。最典型的如《大上壽》《八大吉祥》之類,是專為在喜慶堂會上演出的,其思想性、藝術性與“諷刺型”的傳統相聲根本不可同日而語。歷史上還出現過一些反映重大題材的相聲,比如三四十年代由進步文化人編寫的宣傳抗日的段子,因為一段也沒能流傳下來,我們無從看到,自然也就無從判明它們的好壞。解放後的情況特殊一些,“歌頌型”的相聲似乎應該佔有一席之地,但其中的是非功過相當複雜,筆者擬另撰文,就不在這裡論述了。

相聲創作首先是選材。俗話說,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那麼,不好的開始也就是失敗的一半。現在有不少相聲,選擇的題材本就不是相聲題材,寫得再好觀眾也樂不起來,因為它剛剛開始就先失敗了一半,所以也就不能指望大獲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