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3章 一語成讖

想不到,真的不幸被她言中,一語成讖。

“下午要舉行班主任培訓會,你能參加得了嗎?”于飛問。

“看情況吧。具體培訓什麼內容?”

“學校組織教師結合教育教學實際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行為,透過撰寫反思性筆記,論文,座談討論等形式,對一些具有典型性,有價值的問題進行專題,研究探討,交流,理清新時期做好班主任的工作思路,提升教師做好班主任工作職責意識。”于飛說,“利用宣傳欄布具有典型性,價值性的問題,供班主任研究討論。安排教育討論主題,班主任隨時隨地表自己的觀點,用心參與討論研究。鼓勵班主任以多種方式將工作中的感悟心得,方案設計,活動實錄,教育活動課件等公開表、交流。定期統計反饋表狀況,最新動態,及時地全校通報。舉行班主任精細化管理經驗交流。”

“這個是反思與交流吧,如何實踐與提高?”

“學校組織教師透過實踐研究探討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有效途徑。引導教師查詢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幫忙制定改善措施,確定整改重點,開展個性化的自我研修系列活動,提高教師運用理論和方法提高班級管理的實際操作水平。”于飛說,“根據各班主任的特長,確立班級特色文化主題,制定班級特色文化活動目標。倡導學生的自主構建,揮班主任的主觀能動性,以本班學生的興趣愛好,現實生活,現實需要,現實狀況出,為學生的全面展帶給平臺,建立特色班級。根據各班的主題,擬定班級特色文化建設的計劃;基本目標,具體措施,活動安排,展示方式,展示時間等。結合德育實施方案,圍繞特色文化開展各種主題教育,學生廣泛參與,自主活動,實踐體驗,在活動中增體益智,鍛鍊潛力,懂得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加強班主任管理工作,激班主任創新活動的用心性和熱情,並在實踐中使每個班主任都各具有特色。”

“如何考核及推廣?”

“聘請教育專家根據培訓狀況及工作實踐對參訓人員進行考核(書面形式與現場問答相結合),對考核成績突出者予以表彰獎勵。在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班主任工作制度,認真總結經驗,大力宣傳優秀班主任的事蹟和工作經驗,透過榜樣激勵和典型示範,使我校的班主任工作在原有的基礎上有較大的長進。”于飛說。

“你說的通篇都是溢美之詞,”周彩茫然的說,“讚美真的那麼重要嗎?即使是無端的。”

“讚美是我們樂觀面對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積極情緒。學會讚美和欣賞別人就是學會找出別人的優點,無形中看出了自己的差距,這是一種潛在地激勵自己的動力,有助於自己的進步。同時由於你的讚美和欣賞,別人獲得了鼓勵,引起別人對你的好感,更願意和你在一起,形成一種無聲的凝聚力。”于飛說。

“學會讚美他人是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父母應該培養孩子從小學會真誠地讚美別人,欣賞別人,這將有助於孩子情商的提高,使得將來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周彩說,“我再跟你講一個故事吧。”

“洗耳恭聽。”

周彩說堂侄子有著一雙大眼睛,當有人誇他的眼睛很好看的時候,堂侄子總會很開心。堂侄子還在讀幼兒園中班的時候,有次從學校帶回來了班級同學的合影。我看到了班級中有名小男孩,他也有一雙大眼睛,我不禁地讚美起來“這個小朋友的眼睛好漂亮!”堂侄子一聽就嘟著嘴,擠到我面前不停眨眼睛,然後對著我說“姑姑,你沒有現我的眼睛也是大大的,很漂亮嗎!”於是我抱起堂侄子,指著照片中的他說“寶貝的眼睛大大的,也很漂亮啊!我想這個小朋友的爸爸媽媽看到相片中的你,也會讚美你的眼睛很漂亮!你喜歡那些讚美你的人嗎?”堂侄子點點頭。我接著問道“那你希望小朋友們都喜歡跟你做朋友,跟你一起玩嗎?”堂侄子立刻就說“我要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喜歡我!”聽著堂侄子的話,我笑了,於是我跟孩子說“那就對了,小朋友們也跟你一樣喜歡被人讚美,如果你能看到別的小朋友的美,主動讚美小朋友,那麼小朋友們就會喜歡你,喜歡跟你做朋友!懂了嗎?”孩子聽完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這件事讓我瞭解到孩子也有嫉妒之心,看不到別人的優點,更不懂得讚美別人,因此我在生活中就開始有目的地教導孩子學會讚美別人。例如,我會跟堂侄子說“奶奶今天花了很久很久的時間來給你做了炸雞翅,奶奶多疼愛你。”回到家,我就先跟大伯母說“大伯母,您辛苦了,雞翅真好吃,謝謝!”孩子在我的鼓勵下,也學著對奶奶說“奶奶做的雞翅真好吃,謝謝奶奶!”母親一聽就笑著誇小孫子懂事,真乖。堂侄子聽到誇獎聲,心裡美滋滋的。

培養孩子學會讚美他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父母不僅要言傳,更要身教。雖然孩子不能夠完全理解父母的語言,但是孩子透過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以及周圍人群愉快的表情,一種“美”的感受就會在孩子的大腦中儲存下來。隨著孩子的成長,社會交往不斷地擴大,生活經驗不斷積累,他會慢慢主動現“美”的存在,並會對別人的優點進行讚揚。而當孩子在讚美別人的行為中獲得別人的喜愛,孩子就會認可這一行為,併成為一種習慣固定下來,成為孩子個性的一部分。隨著孩子思維水平的展,孩子就會現除了語言的讚美能使自己獲得別人的喜愛,還有行為上的無私付出也能使自己得到他人的認可。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在讚美他人乃至奉獻助人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肯定、自信、友誼和進步。

“孩子是一顆種子,家庭就是種子芽的第一個環境。我相信只要父母能夠用科學的家庭教育方式引導孩子的行為,用良好的家風潤物無聲般地滋養孩子的精神,我們的孩子肯定會健康成長,成為能夠抵禦風風雨雨的喬木。”于飛說,“我將來做父母,一定會比我父親做得更好!”

喜歡相別請大家收藏相別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